回憶父母 梁紫祺創無胎體琺瑯 邱榆蕙 |2020.06.15 語音朗讀 2316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梁紫祺獨創「無胎體琺瑯」技法作品。圖/記者邱榆蕙 梁紫祺獨創「無胎體琺瑯」技法作品。圖/記者邱榆蕙 梁紫祺正在進行創作。圖/梁紫祺提供 【記者邱榆蕙新北報導】台灣少數不斷獲得琺瑯創作技法專利的新銳藝術家──琺瑯藝術家梁紫祺,繼「手環筆」設計專利、「燈罩植栽屏風」新型專利,這次她獨創的「無胎體琺瑯」技法,也將申請第三個專利,用石頭、水與水花意象,忠實呈現她與雙親的繫絆與心境。常被當作居家飾品的「琺瑯藝術」,因為圓潤剔透、色彩斑斕,普遍為收藏家所垂青,是一種將琺瑯粉附著在金屬器表面所成的工藝品,而梁紫祺就讀台藝大工藝設計系研究所的畢業作品「無胎體琺瑯」,是僅以琺瑯粉窯燒成型的藝術品,前所未見。投入美術教育發現仍須精進「小時候覺得爸爸很凶,老是不敢和他說話,這幾年爸爸學佛之後,會溫柔地說一些關心話語。」梁紫祺談起父親,不禁眼眶泛紅。梁紫祺提到,她的父親是退伍軍人轉做烘焙師,管教小孩很嚴厲,小時候她與弟弟吵架,當時她正在做麵包的父親,拿著廚具激動地衝出廚房說:「你們乾脆吵到兩個人都不見好了。」這讓她從小就害怕父親,不敢靠近。從小不愛念書的梁紫祺,一直被父母誤判為學習障礙生,當弟弟在背誦孔孟經典時,她完全背不起來,讓母親四處帶她找醫生,但進出醫院多次沒效,父母也反而注意到梁紫祺的國小課本上,沒有筆記,倒有許多可愛恐龍與大自然圖像,便送她去學畫畫。海邊撿石回憶作品離不開水梁紫祺笑說,父母生性浪漫,還在就讀國中時,因為喜歡花蓮的環境,就賣了台北的房子,舉家遷到花蓮,也因此她心裡藏有許多父親與大海的回憶。喜歡手作藝術的她,高中就讀復興商工的金工組、大學就讀明志科技大學工業設計系,大學四年的寒暑假,她在淡水市集試賣手工飾品,獲得一些實戰經驗,但是她發現市場導向的產品非她所好,「我喜歡用手塑形的感覺,只要拿到材料,感覺就能一直一直做下去。」畢業之後,梁紫祺經母親介紹,在花蓮教美術一陣子,之後又回到母校貢獻所學,當她愈投入美術教育,愈發現精進的重要性,「我希望給學生最好的,所以我要懂很多,學生才能綻放自己最美麗的花朵。」因此三年前,她考進台藝大工藝設計系碩士在職專班,深入研究金工理論與實務。梁紫祺對作品主題仍在摸索時,研究所教授提點她,「現在還不知道沒關係,只要一直持續做作品,最後你就會知道你想要什麼。」;同時,她受到瑞士及美國設計師Julie Progin與Jesse Mclin的作品啟發,從翻轉傳統陶土與釉藥主從關係中,進而思考她擅長的琺瑯創作。花了三年時間,梁紫祺精算出窯顏色與窯溫的對應,克服琺瑯粉出窯後脆弱的問題,「無胎體琺瑯」才逐步成形,創作時,她不斷回憶父親帶她到海邊撿石頭的回憶,所有的作品都離不開水與水波的身影,作品從早年的黏膩厚重,層層剝離主體、色彩以及應有的外形,從「境域」、「情域」到「微觀」,並將作品放大五百倍,希望觀者看到最真實的樣子。「潛境──梁紫祺無胎體琺瑯創作個展」即日起展至六月二十八日止,「無胎體琺瑯」、「放大倍數的無胎體琺瑯攝影作品」與銀飾等,共十九組、九十八件,首次於滬水一方藝文空間五樓展出。 前一篇文章 星球大小事 下一篇文章 星球大小事 熱門新聞 01【詩】蠟燭2025.09.1202企業精英喜獲《365日》 願傳播善美能量2025.09.1003【詩】走過康橋2025.09.1104東禪寺供僧 信眾護教行菩薩道2025.09.1105YT創3.25億次點閱 網紅貓過世2025.09.1006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禪學與淨土—禪與文人 3-22025.09.1007【小品人間】寧靜海2025.09.1108佛光山甘露遍灑南監 啟蒙收容人孝親報恩2025.09.1109巴西佛光童軍露營 烹煮搭帳自己來2025.09.1010嚮往佛光山 佛州橘郡郡長參訪佛館2025.09.11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星球大小事星球大小事星球大小事 作者其他文章阿婆供奉落難神明 守護路口安全20部佛教漫畫 林鉅晴創作利生穿梭廟頂 徐明河剪黏一甲子祖孫打造蔬食髮廊 讓理髮客人愛吃素影音/布施菜蟲 詹鴛鴦佛心製酵素全班創作繪本 畫出不能說的祕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