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的話】 叢林有什麼?

文╱妙南(佛光山叢林學院院長) |2020.05.16
2434觀看次
字級
圖╱佛光山叢林學院
叢林有什麼?5/16 早上開播

妙南(佛光山叢林學院院長)

今天是佛光山開山日,佛光山五十四周年,佛光山叢林學院則有五十六年的歷史,學院開播「叢林有什麼?」邀請山上年輕的法師共談人間佛教佛陀本懷,在家師星公上人的般若引領中,是什麼樣的道骨風範?「叢林學院化、學院叢林化」的課堂裡,弟子們又傳承踐履了何種法脈足跡?

當談到皈依的概念時,妙光法師分享了家師在二十五歲時,寫的一篇〈真正的皈依處〉,透過兩個年輕僧人的對話,討論皈依佛陀的究竟意:「為什麼我們現在的出家人除了吃飯,除了自利,怎麼就想不到在火宅中受著煎熬的芸芸眾生?我在真理上雖然找到了皈依,但我對現在的生活已經感到不能滿足。」

「真正皈依佛陀的人,究竟應該做什麼事呢?」

「體貼佛意,改革佛制!」

家師年輕時體察的「皈依」,原來不只是靜默己心,而是踐履「我病眾生病」的真義,行佛所行、創發與時俱進的佛教弘法新樣貌,只為救度眾生出離三界火宅。

有賢法師提到他曾經回到印度要找尋佛陀的足跡,求佛、拜佛,卻遍尋聖地,了無感應。後來在家師的座下,學習「行佛」,才明白慈悲是真正的皈依處,他分享一般人到佛陀紀念館或許先看精采的展覽、或許先飽餐一頓,但家師每次總是先問「雙閣樓池塘的綠頭鴨有沒有飯吃?」「樟樹林旁的黑天鵝有沒有屋子休息?」有情無情於法界共存共榮。

對於只想假借佛教修行之名,不肯發心的「獅子身上蟲」,家師喝斥的方式,從來不在語言文字,直到九十四歲都還在身語行為、威儀的親自實踐中,無聲無息地震耳發饋。

這兩天請示家師教育原則時,他還是提醒我:「佛學院要成功,要為常住發心。」我了解「做中學」是家師一向秉持的修學要領,他進一步強調「只想討便宜,不能成功」。「佛教靠我」是家師一生磊磊的風骨,此刻依然警醒。

近來慈惠法師教授宗門思想,談到一九五九年家師創辦「佛教文化服務處」的初衷,「不為賺錢,只是為了服務」,同時也幫當時還是在家青年的心平和尚、慈莊法師、慈惠法師找發展出路。心中又是一棒,家師為眾生服務的精神,始終如一,但是為青年找發展出路,卻顛覆了我的思惟。原來,青年不是來幫忙佛教做事的,是讓青年透過發揮的平台,創造生命的價值。

家師說:「生命在輪迴中就解脫了!」何嘗不是臨濟一棒,發心、服務、革新佛教,才是現代佛教青年的聖道。也歡迎青年朋友,跟著「叢林有什麼?」一同開發心地寶藏,為自己找出路。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