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的故事】 河洛古國 證實 黃帝都邑的存在

文╱記者王丁、桂娟、雙瑞 |2020.05.16
4375觀看次
字級
曲腹缽 圖╱新華社
雙槐樹遺址 圖╱新華社
陶杯 圖╱新華社
家蠶牙雕。圖╱新華社
用陶罐模擬的北 斗九星天文遺跡。圖╱新華社
雙槐樹遺址。圖╱新華社
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長顧萬發,在發布會上介紹雙槐樹遺址。圖╱新華社
雙槐樹遺址。圖╱新華社

記者王丁、桂娟、雙瑞

「河出圖,洛出書,聖人則之。」位於黃河與洛河交匯流域的河洛地區,古有「居天下之中」的說法,向來被視為中華文明的腹心地帶。日前,中國大陸河南省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公布了雙槐樹古國時代都邑遺址階段性重大考古成果。

「雙槐樹遺址的重要考古發現,實證了河洛地區在五千三百年前後這一中華文明起源的黃金階段的代表性和影響力,填補了中華文明起源關鍵時期、關鍵地區的關鍵材料,也表明以雙槐樹遺址為中心的仰韶文化中晚期文明,的的確確是黃河文化之根。」中國考古學會理事長王巍表示。

文明傳承五千年

雙槐樹遺址位於黃河南岸高台地上、伊洛匯流入黃河處的河南鞏義河洛鎮,當地專家經過多年考古發掘,確認是距今五千三百年前後的仰韶文化中晚期巨型聚落遺址,專家建議命名為「河洛古國」。

專家也一致認為,該遺址是迄今為止在黃河流域仰韶文化中晚期這一中華文明形成初期階段,發現的規格最高、具有都邑性質的中心聚落。其社會發展模式、承載的思想觀念和諸多凸顯禮制和文明的現象,被後世所承襲和發揚。

儘管已實地考察數次,八十三歲的李伯謙仍捨不得錯過任何一次近距離查看河洛古國細節的機會。春夏之交,炎熱感已十分明顯,老先生在地勢高低不平的遺址區來回奔走,看起來殊為不易。

「我來六、七次了,今天看了還是挺激動,真是太重要了。」他興致很高,同行的其他學者亦是如此,頻頻相互交流意見。作為備受推崇的權威專家,他們走遍大江南北,看過的文明古蹟不計其數,卻對河洛古國讚譽有加,原因在於河洛古國填補了一個重要空白。「河洛古國的地理位置和所處時代太重要了,伊洛匯流後在這裡匯入黃河,遺址呈現出的景象與內涵,契合了《易經》『河出圖,洛出書,聖人則之』的記載。」李伯謙認為,不排除雙槐樹遺址是黃帝時代的都邑所在,至少是早期中國的醞釀階段。

「這是一處經過精心選址和科學規畫的都邑性聚落遺址,周邊的青台、汪溝和洛陽的蘇羊、土門等多個遺址,特別是西山、點軍台、大河村仰韶文化城址組成的城址群,對雙槐樹都邑形成拱衛之勢。」王巍說。

北斗九星背後奧妙

四十九歲的顧萬發是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長,曾三次擔任雙槐樹遺址的發掘領隊。在發掘過程中,他注重對天文、祭祀、宗教、禮制等「形而上」遺跡現象的研究。中國人民大學教授韓建業等人認為,精神文明的考古過去長期被忽視,它恰恰是體現中華文明特質的最重要方面。

關於河洛古國,顧萬發最津津樂道的,是一處用陶罐模擬天上北斗九星的天文遺跡。這處遺跡的發現,也是他的得意之作,幾位了解個中詳情的同行常有感佩之語,「要是在別人手裡,很可能就錯過了」。

在雙槐樹遺址的中心居址區內,記者看到了用九個陶罐擺放成北斗星形狀的天文遺跡。陶罐埋在土中,只露出一小部分,考古人員一一貼上了數字標號。如果沒有顧萬發深入淺出又妙趣橫生的講解,很難想像這看似平淡無奇的場景,蘊含了無窮的奧妙。

「北斗九星遺跡有政治禮儀功能,主人借此神化自己,表達自己是呼應天上中心的地下王者,也表明當時人們已經具有相對成熟的『天象授時觀』,用以觀察節氣、指導農業。」顧萬發如此概括,背後豐富的細節卻比這句嚴謹的總結有趣得多。

可以想像五千多年前的畫面:九個陶罐和麋鹿都埋在地下,當房子建成後,居住的主人日常活動時,就彷彿騎在麋鹿身上,向諸部落氏族表達自己才是呼應天上中心的地下王者。專家推測,這應該是一位有地位並且諳習巫術和天文的古國首領,以這種方式設計自己的居室實際是在神化自己。

北斗九星天文遺跡的發現,表明五千多年前的「北斗」崇拜是當時仰韶先民的最高信仰之一。其中一顆如今已看不到的星,專家推測可能是景星,即超新星。《河圖》記載:「黃帝治,景星見於北斗也。」也就是說,在北斗附近出現景星的時候是黃帝治理天下的繁盛時代。這九個陶罐,有可能記錄了一次超新星爆發,目前相關研究還在進行中,如果情況屬實,將是對世界天文學史的巨大貢獻。

5300年前養蠶繅絲

農桑文明的最早代表

河洛古國還發現了國寶級的文物——中國最早的骨質蠶雕藝術品。它與青台遺址等周邊同時期遺址出土的迄今最早絲綢實物一起,實證了五千三百年前後,黃河中游地區的先民們已經開始養蠶繅絲。

這件藝術品長六點四公分,寬不足一公分,厚零點一公分,用野豬獠牙雕刻而成,是一條正在吐絲的家蠶形象。它的做工十分精緻,腹足、胸足、頭部組合明晰,和現代的家蠶極為相似,同時背部凸起,頭昂尾翹,與蠶吐絲或即將吐絲時的造型高度契合。

這是迄今發現的仰韶時期與養蠶及絲綢起源相關聯的、比較直觀的實物資料,具有重大學術價值。

時代最早的絲織品

而隨著河南滎陽的汪溝遺址、青台遺址、鄭州西南郊區的黃崗寺遺址、鞏義雙槐樹遺址等一系列仰韶文化城址被發現,一個具有早期城市群性質的大型聚落集團面貌逐漸清晰,形成了黃帝時期中華文明起源的重要核心地區。

不久前,研究人員在汪溝遺址出土甕棺裡的頭蓋骨附著物和甕底土樣中,檢測到距今五千多年前的桑蠶絲殘留物,這是目前世界範圍內發現的時代最早的絲織品,令學術界大為振奮。

這些絲綢是用來包裹亡童下葬的。事實上,鄭州地區的仰韶文化聚落群發現好幾處蠶絲裹著孩童放在甕棺裡。為什麼死後要裹蠶衣?因為當時的人們希望死後像蠶破繭飛天一樣復活。孩童的甕棺也多為小口尖底瓶,形似蠶蛹,體現了先民對蠶神的崇拜。

「誰都想死了以後變神仙,中華文明古老樸素的修行思想在這個時候相對成熟了,先民有了重生的精神追求,並且想辦法去實現。」顧萬發推測,也許正是因為原始崇拜,先民才會去馴化野蠶,使用蠶絲,牙雕蠶說明他們已非常熟悉蠶的生長習性。

甚至可以說,當時的絲綢技術已趨於成熟。在汪溝遺址的出土殘片中,有一塊「綾羅綢緞」中的羅織物,且經過染色處理。為防止掉色,先民對這塊染色羅進行脫膠,生絲脫膠後稱熟絲,這塊羅也是世界範圍內發現的時代最早的熟絲絲綢織品。

絲帛文明由來已久

其實,在中華文明起源階段,中國大陸許多地方都開始關注蠶了。一九二○年代,中國考古學之父李濟在山西西陰村遺址發掘出半個蠶繭;河南省淅川縣下王崗遺址,曾出土陶捏的蠶蛹;陝西寶雞的一處遺址還發現了陶器上的彩繪蠶。而中原地區不僅關注蠶,還關注蠶絲。

「中華文明的一個典型特徵即是農桑文明、絲帛文明。中國新石器時代各地代表性文化的農業都較為發達,但在距今五千三百年前後,除了雙槐樹為首的聚落,全國其他地方卻沒有與桑蠶紡織業有關的確切發現。」李伯謙認為,從這一角度講,以雙槐樹遺址為首的黃河流域中心聚落群,是目前發現的中國農桑文明發展史上的時代最早的代表。

新華社港台部供稿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