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 較新冠疫情更大的全球危機

 |2020.05.13
3058觀看次
字級

近日南、北兩大都會都發生火災,造成人命傷亡、人心恐懼與財產損失,媒體多以報導首長發言態度為主。對如何改變法條、認真查察、增強設施、防災教育與實際演練,以防止災害發生,則隻字未提。

今年所有媒體閱聽人一天以忐忑不安的心情,等待中央疫情中心發布的最新報告。疫情的發展,使大家由關心自己、家人、親友、鄰居,逐漸擴大,讓人明白,全球是一個生命共同體。我們把眼睛張開,看看那些每天都在地球上演的驚心動魄的災難、高山冰川溶解,北極冰洋變成北極海,巴西亞馬遜焚林大火稍歇,澳洲新南威爾斯的大火更以數倍的規模繼起,南極的冰山變矮,面積變小,海洋的溫度升高,漁類變少,垃圾沉積物變多、洪水、颶風、蟲害、土石流、短視近利的土地政策與官商勾結的開發,消滅了大自然對人類的滋養哺育功能。

去年底全球各國代表在第二十五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公約締約國大會期間、「看守德國(Germanwatch)」公布《二○二○年氣候變遷績效指標》在列名的五十七個國家中,台灣被評為倒數第三名、得分二十三點三三,只稍高於倒數第二的沙烏地阿拉伯的二十二點○三和倒數第一名美國的十八點六。

聯合國祕書長古特瑞斯明白表示,對這次大會非常失望。他說,「國際社會失去了一個重要的機會,來展現其在緩解、適應和緩助氣候危機方面應有的更強大的企圖心」。

聯合國環境規畫署(UNEP)發表的報告顯示,巴黎協議限制增溫攝氏一點五度的目標「已無法實現」,總結報告更指出即使目標能實現到二○三○年的排放量,仍會比此目標高出百分之三十八。

看守德國公布了各國的實際情況,目的再提高國際氣候政策的透明度,並比較各國的進展程度。評比是根據溫室氣體排放、再生能源發展、能源利用放效率和氣候政策實踐四大類及十四個綜合績效指標排名。全球沒有一個國家列最優等,北歐國家成績稍好,也只能列第二等。墊底的伊朗、南韓、我國、沙烏地阿拉伯、美國,每一項都被列為非常低。我國溫室氣體排放列倒數第二,再生能源發展倒數第四,能源政策只是畫一個不可能實現的大餅,缺少可以落實執行的辦法。

我國行政院代表環保署長張子敬表示,「我國是肯貢獻國際社會的真朋友、長期提共許多國家在公共衛生、醫療保健、農業技術等方面的協助,願意在全球議題上善盡地球公民的責任」。行政院早在二○一五年通過《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明定我國長期減碳目標在二○五○年將溫室氣體排放量降為二○○五年排放量的百分之五十以下,也訂出我國自主貢獻(NDC)將在二○三○年排放量較二○○五年減少百分之二十。實際情況是離目標愈來愈遠。

看守德國指出,我國二○一七年每人平均溫室氣體排放量十三點六噸;我環保署指其所引用的數據錯誤,且與美國某些機構評比的數字差異很大。我國代表團當場反映評比不公,並願邀該組織今年組團來台了解我國的實際作為。我們很擔心他們實地考察的結果,讓所擔心的成真。更盼望我們舉國上下落實努力能在今年於英國蘇格蘭格拉斯哥舉行的第二十六屆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締約國大會,表現出令人亮眼的好成績。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