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人骨子】 女作家眼中的哲人

文╱聶華苓 |2020.05.03
2397觀看次
字級
殷海光的朋友不多,到松江路來訪的客人多半是他的學生。圖╱資料照片
《春蠶吐絲:殷海光最後的話語》,臺灣商務印書館出版

文╱聶華苓

他待人不是根據世俗的原則。在他心目中,最高貴的人是有「人」性的人──有「人」的自尊心,「人」的愛和憎。

殷海光的朋友不多,到松江路來訪的客人多半是他的學生;夏道平和劉世超有時在傍晚從和平東路散步到松江路來看他。他不一定請客入室,有的朋友連大門也沒進,只是靠著野草蔓生的木門,三言兩語,一陣哈哈,拂袖而去。有的朋友就站在園子裡,看他將平日存下來的臭罐頭、酸牛奶、爛水果皮……埋在花樹下,一面和他談話。他有時請人坐在台階上,一人捧一個烤紅薯,談邏輯,談數學,談羅素,談他最近在外國邏輯雜誌上發表的論文……偶爾他也請客入室,席地而坐,一小鍋咖啡,一小盤沙利文點心──那樣的場合,多半是談更嚴肅的學術、思想問題,客人也多半是他的弟子。

殷海光骨子裡是個詩人。但當他坐在書桌前面,寫邏輯論文,看邏輯書籍,分析事理時,他又是個科學家,嚴謹、認真、恪守原則。他好像只有在邏輯的範疇內才能控制自己;一離開那個,他喜怒無常、愛憎不定。他有時天真爛漫得像個孩子;有時平易近人,幾乎有女性的細膩;有時面孔一板,眼睛一沉,冷冰冰的,很可能指著某人鼻尖大罵:「你這個壞蛋!」但是,說不定就在前一刻,他還請他在房裡喝了Maxwell 咖啡呢!就是他討厭的人,他也沒準。只要那人有耐心,忍受他的冷眼,趁他「熱」的時候,挑一句正中他心坎的話,說不定也成了他座上賓、階下客。那種邦交維持多久呢?不知道。但他永遠還是回到自己的原則上,好惡分明。

他待人不是根據世俗的原則。在他心目中,最高貴的人是有「人」性的人──有「人」的自尊心,「人」的愛和憎。

為我們燒飯的女孩阿英便是他尊重的一個「人」,他喜歡她傲然的神采和渾身活力。她從不以「庸人」自居。她做飯時看情書,把飯煮成糊鍋粑,他說吃起來卻特別香。有人在走廊上咚咚走路,他便會推開房門大嚷:「我的神經要炸了!」但是,阿英放肆無羈的木屐在走廊上呱噠呱噠地去,呱噠呱噠地來,他永遠沒聽見。阿英的小房裡也有殷海光送的玫瑰,她唧唧哇哇的朋友們也常品嘗殷海光的Maxwell 咖啡。

路口小舖一對年輕夫婦也是殷海光所欣賞的「人」。他常去小舖聽他們談戰亂逃亡的故事,他也愛去小舖看剛生的嬰兒。他將一件心愛的毛衣送給那小伙子,只因為他是一個完整的「人」。

他認為尊重個人尊嚴,就是把每個人當做一個個體看待,尊重此個體的愛和憎。因此,常有被人認為微不足道的小事,卻能激得他怒髮衝冠。一句話,甚至一個字眼,若傷了他的自尊心,不論你有多大財富權勢,他會橫你一眼,昂首闊步離去,那神情就像你趴在他腳下。

性情中人趣聞

我到台灣之後開始寫作,殷海光是第一個鼓勵我的人。一九五二年,胡適第一次從美國到台灣,雷震要我去機場獻花,我拒絕了。殷海光拍桌大叫:「好,好!你怎麼可以去給胡適獻花!你將來要成作家的呀!」我倒不是因為要成作家才不去給胡適獻花,只是因為羞澀、靦腆而不願在公開場合露面。(直到現在我也是如此。有時打鴨子上架,沒辦法!)殷海光那一聲「好」叫得我一驚:「真的嗎?我可以寫嗎?」

「當然可以!只是生活太狹窄了!白天上班,晚上回家,洗尿布,奶孩子,」他望著我手裡抱著的薇薇,「尿布裡可出不了作家呀!」他笑著指點我:「你是個聰明女子,寫下去呀!」他頓了一下,望著我說:「嗯!一江春水向東流。」說完仰天大笑,然後幽幽地:「唉!生活擔子太重了。」

我那時窮得連一支自來水筆也買不起,用的是沾水鋼筆。一天,殷海光領到稿費,買了一支派克鋼筆,給我母親看。她笑了:「殷先生,你這個人呀!原來那支筆不是好好的嗎?你褲子破了,襪子破了,早就應該扔到渣滓堆裡去了!眼巴巴望來的一點稿費,又買支筆幹什麼呢?」

「舊筆,可以送人嘛!」他走回房拿出舊派克,結結巴巴對我說:「這──這支舊筆,要不要?舊是舊,我可寫了幾本書了!你拿去寫小說吧!」

我感動得半晌說不出話:「我就需要這麼一支筆!我就需要這麼一支筆!」

第二天晚飯後,他在我們房中踱來踱去,坐立不安,終於吞吞吐吐對我說:「有件事和你商量一下,可以嗎?」他尷尬得不知如何開口。

我以為他要我解決什麼困難問題:「什麼事?」

「可不可以,可不可以把你的筆和我的筆交換一下?」

我失聲大笑:「兩支筆全是你的呀!」

「不,給了你,就是你的,再要回來,不禮貌。我──我──」

他自嘲地笑了笑,「還是喜歡那支舊筆,我用了好多年了。」

我把舊筆還給他。

「謝謝!」他那鄭重神情,倒像是我送了他一件極珍貴的禮物。

(摘自《春蠶吐絲:殷海光最後的話語》,臺灣商務印書館出版)

作者簡介

聶華苓

著名女性華人作家。生於武漢,湖北應山人,1949年隨中華民國政府到台灣,同年加入《自由中國》半月刊工作,擔任編輯,直到1960年停刊。1964年赴美國定居,任教於愛荷華大學。因創辦國際寫作計畫,有「世界文學組織之母」美譽。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