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說新語】 形存質化豌豆粥

文/朱振藩 |2020.04.27
1161觀看次
字級

文/朱振藩

曾愛品「豌豆粥」,憶及美妙滋味,不覺舌底生津。新店區的「小米食堂」,一度販售此粥,早晨開始備料,直到夕陽西下,才能捧而食之。由於太過熱門,常掀蓋即售罄,我有幸吃幾回,食罷每愜於心。後因製作麻煩,就不再供應了。此十餘年前的往事,至今回想起來,仍扼腕不已。

豌豆原產於中亞,約漢代引入中土。古稱菽豆、寒豆,又稱回回豆、荷蘭豆。種子球形或有皺縮,通常充作輔料,可用炒、煎、溜、炸、燴、蒸等方法烹調,既能葷配、亦可素烹,起到增色、增香、增味的效果。不僅什錦炒飯常見到,用它單獨熬粥,則是北方獨有。

約在一甲子前,北京有位回民,名字叫趙德寶,善於製作豌豆粥,據說是他家祖傳,迄今已三百多年。其所懸掛的招牌為「趙記桂花帶湯豌豆」,在宣武門內絨線胡同販售,自做出名號後,人稱他「豌豆趙」,遂譽滿京華。

老趙的「豌豆粥」在用料方面,講究用張家口地區特產的褐色花豌豆(俗名「口豌豆」),豆質沙性,洗淨之後,在鍋內熬上三小時,直到豌豆以手捻,呈現細蓉方停火,從其表面觀之,稀湯掛水,豆是豆,湯是湯,豆形幾乎整粒,妙在豆爛而不碎,粥稀且澥,入口沙甜香爽,豆味濃郁,是以在粥類製品中,獨樹一幟,大享盛名。

此粥在販售時,盛在藍花碗內,加紅糖或白糖,通常用桂花滷,也可用玫瑰滷。一碗在手,以小銅勺(現多用湯匙)轉圈攪動幾下,但見豆粥慢慢變稠,最後竟能使湯匙屹立碗中而不倒,視覺效果甚佳。

在享用之際,碗內的豌豆,外形堪稱完整,非但不破不裂,顆粒清晰可辨,色澤褐黃亮麗。徐徐送入口中,幾乎無須咀嚼,只消舌尖一抿,隨即整個化開,喝吸吮一起來,爽到心裡口難開。

我後來去北京,喝了不只幾次,比起「小米」的粥,簡直不分軒輊,甚至更勝一籌。

除了「豌豆粥」外,我也曾在河南的鄭州及山西的太原,吃到兩款用豌豆製成的小吃,都是夏季食品,更特別的是,都加了柿餅。由於柿餅和豌豆,全是我喜歡吃的,「二猶以為不足」,連盡三塊方休。

豫省的名「豌豆餡」,它在製作時,豌豆淘洗晒乾,磨成豆瓣,除去豆皮,柿餅去蒂,切柳葉狀。枳子(像桔而小,春開白花,秋結果實,可入藥,欲仿製,可用小金橘替代)取汁,三者先以旺火燒沸,再用文火續滾,並以木杵邊攪邊搗,使之呈稠糊狀,接著盛入盆內。每盛一層豆粥,即撒層柿餅片,將盆依序盛滿,切記最後一層,必須使用豆粥,才能完整牢固。將它冷卻之後,倒扣裝盤即成。

晉省的叫「豌豆糕」。前置作業和前者一樣,但不用枳汁,反而用白糖。接下來將豌豆糊、柿餅條及青紅絲,依一層豆糊一層柿餅條一層青紅絲,鋪在大搪瓷盆內,擺成象徵花樣,置於冰箱冷透,反扣切塊裝盤,撒上些許白糖即成。

兩者一微酸一香甜,皆能清涼下火,健脾胃,去酷暑。炎炎夏日食之,爽綿甘芳適口,特別耐人尋味。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