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自神話與哲學】印度古典舞蹈千載傳承

文/康世人 |2020.04.26
2428觀看次
字級
舞者不但要注意舞姿,表情也是演出成功與否的重要關鍵。圖/康世人
透過複雜且快速的動作,呈現神話故事中的七情六欲、景物或晝夜等自然現象。圖/康世人
狄瓦里舞姿生動,手勢柔軟優美。圖/康世人
卡塔克舞著重腳步規律地踩踏節奏及搭配轉圈。 圖/美聯社

文/康世人

在這個幾千年的文明古國,無論是宗教節慶或是商業活動,都可以看到活躍的印度舞者,自信地呈現代代相傳的傳統舞蹈,讓觀看者充分感受到虔誠氛圍。

源自取悅神明

演變9大古典舞種

這種虔誠感是因為印度舞蹈最早源於宗教目的,考古學家挖出5000多年前印度河流域文明的石雕或青銅雕像中,可發現當時已出現因取悅神明而產生的舞蹈。

隻身到印度學習傳統舞蹈8年的台灣學生邱琬筑說,印度舞蹈源自於取悅神明,因地域遼闊和語言多元,而逐漸演變為由印度政府最權威古典藝術機構Sangeet Natak Akademi認定的九大古典舞種,這些舞種仍依循著2000年前以梵文寫成的《舞論》(Natya Shastra)的規範和理論,卻又根據地域、語言和文化習俗的不同,發展出各自的獨特性。

舞者藉由手勢、眼神、表情、身體律動,來詮釋宗教故事中的萬事萬物,活動漸漸進入宮廷和貴族的家中,變成取悅國王、王宮貴族及高種姓人們的舞蹈。

印度舞蹈又根據傳承舞蹈家的觀點和想法,產生了變化而演進到現代。

學舞已20多年的狄瓦里(Dheerendra Tiwari),學的是印度9大古典舞種之一卡塔克舞(Kathak),他說在剛開始學卡塔克舞或其他印度古典舞蹈時,要先學習神話故事,但故事只是一種媒介,讓舞者透過這個媒介學習把故事內容轉變成舞步、動作、表情或眼神,最終則透過這個媒介去述說自己的故事。

狄瓦里形容,印度古典舞蹈和其他國家舞蹈最大的不同,就是印度古典舞蹈宛如做瑜伽或冥想一樣,需排除一切雜念,觀照本我,將自己心神和靈魂拉出來投入舞蹈、深入舞蹈中,所以印度古典舞蹈也是一種哲學。

在觀賞印度古典舞蹈時,看似有著許多重複或類似的舞蹈動作,且節奏明快,但往往一段幾分鐘的舞蹈,就包含了50多個動作,其中包括手勢及頭、腰、腳的擺動,還有內心所想、面部表情,透過這些複雜且快速的動作,呈現神話故事中的七情六欲、天地山水景物或晝夜等自然現象。

學舞不僅舞姿動作

還要學習如何生活

舞種不同,強調之處也不同。學習卡塔克舞的邱琬筑說,例如發源自北方省首府勒克瑙(Lucknow)的卡塔克舞,就著重腳步規律地踩踏節奏及搭配轉圈;有趣的是,這樣注重轉圈的舞蹈,隨著印度北部的吉普賽人流浪到歐洲後,在西班牙演變為佛朗明哥舞,成為一種新的文化藝術形式,但仍保持著卡塔克舞的轉圈及世家傳承的形式。

也因為印度古典舞蹈維持著舞蹈世家(或舞蹈種性)傳承的形式,印度古典舞蹈的師徒關係,有時候更像一輩子的朋友和家人。

狄瓦里說,學習印度古典舞蹈不僅僅學習舞姿動作,還要向老師學習如何生活,這也是老師對學生的責任,同時老師也可向學生學習,師生關係是一輩子的。

印度古典舞蹈承載著古國數千年來的哲學,舞者則透過這些哲學,演繹自己的故事。但是,這些傳統要求都僅僅是對舞者的考驗而已。狄瓦里認為,對觀賞印度古典舞蹈的人來說,有時只要單純地去感受舞蹈之美,透過心與心去連結即可。

下次觀賞印度古典舞蹈時,可以單純地去欣賞舞者美妙的身段和多變的手勢、表情,如果能從中學到一點點哲理,甚至觸發想法解決人生難題,那就是額外的收穫了。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