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祕的素食大國 印度人吃素探奇

文/康世人 |2019.04.21
2056觀看次
字級
印度人採購蔬菜。圖/康世人
近半數的印度婦女吃素。圖/康世人

文/康世人

根據印度統計局國家抽樣調查辦公室及印度內政部戶政署過去公布的大規模調查顯示,印度素食者占整體人口的百分之二十三到百分之三十七,素食人口數全球第一。

印度民眾吃素,多數受到宗教規範與社會意識形態壓力所致,但又根據宗教信仰的不同及各
省多數人對宗教規範的不同認知,而決定吃素與否。根據政府的調查報告,屬於印度教保守地區的印度北部省分有百分之七十五是素食者。但實際上,在宗教與社會壓力下,尤其是主張印度教至上、宣揚素食主義的印度人民黨(BJP)執政後,許多印度人自稱吃素,但其實不然。

文化政治壓力稱吃素 私下依實際需求決定

美國人類學家納特拉甄(Balmurli Natrajan)和印度經濟學家賈可布(Suraj Jacob)的一項研究顯示,大量證據表明,在文化與政治壓力下,調查呈現的印度吃素比例比實際情況還高。
一名不願意具名、在德里學習瑜伽多年的虔誠印度教徒就坦承,雖然他的瑜伽老師不斷向他灌輸吃素才可更符合瑜伽的宗旨和印度教教義,他在老師面前雖然都吃素,也對外宣稱吃素,但他除了非得吃素的宗教日子外,他私底下都是吃葷。因此,研究人員估計,考慮到
一些印度人可能在壓力下謊稱吃素,實際的素食者或許只占印度人口約百分之二十。

來自印度喜馬拉雅山區省分喜馬偕爾省(Himachal Pradesh)的李提許(Ritesh)就說,在山區天氣嚴酷寒冷,人們需要吃肉來保持體力,在他的家鄉,即使是印度教祭司也吃肉,且印度教經典上並沒有強迫人們全部吃素,而是說人們應該吃﹁適當的﹂食物。

一名德里某中學教師則說,就像其他在印度的事物一樣,由於幅員遼闊而變得多元,吃素與否彈性真的很大,每個印度人可根據自己實際需要或嗜好,以及所信仰的宗教或信仰主神不同,來決定何時吃素、何時吃肉,只要對自己負責就好。

但如果以宗教來區分,根據政府的調查,除耆那教在嚴格教義下幾乎都是素食者,及錫克教徒大多是素食者外,印度人口最多的印度教徒,多數都是肉食主義者。即使同樣信奉印度教,居住在不同的省分或地區的教徒,也會根據自身認知和環境的需求,而對吃素有不同
認知。

信仰、種姓與性別影響 印度吃素原因複雜

種姓也是造成吃素與否的分別。根據印度政府調查,一般種姓愈高的人多數吃素,估計有三分之二的婆羅門(屬於種姓制度最高的一級,屬於祭司階層)吃素,三分之一的高種姓民眾吃素。此外,根據調查,印度女性比男性吃素的比例多出約百分之十,印度女性吃素的比例幾乎達到百分之五十。

研究印度社會的專家認為,由於印度社會對男性較為﹁寬容﹂,且經常在外用餐,因此多數是肉食主義者;而地位比男性低的印度女性,經常因為祈求下輩子投胎成男性,或在這一世嫁個好老公,大多以吃素希望願望能夠達成,導致印度女性吃素比例比男性高出許多。不過,印度男性即使多數是肉食主義者,許多人仍會在一周之間,選擇在自己信仰的印度教主神掌管的那一天吃素,例如許多印度男性信仰象徵力量的猴神哈奴曼(Hanuman),都會選擇在每周二的哈奴曼日吃素。印度還有一些特定的宗教節日或神明誕辰日,不分男女都會在這天吃素,以祈求神明保佑。

在以印度教信仰居多數人口的印度社會裡,普遍的觀念認為吃素能讓身體更為純淨,也更加接近所信仰的神明,因此在某些特定日子吃素在印度社會屬於常態。由於多數印度民眾還是會有必須吃素的時候,幾乎所有的印度餐廳在因應需求下,都會提供純素菜和葷菜兩種
選擇。

印度的素食不像東南亞或東北亞佛教和道教那樣有禁止使用動物油、蔥蒜的嚴格限制,甚至可使用由印度牛奶上層油脂製成印度酥油烹調素菜,且添加蔥薑蒜,因此在印度餐廳,葷與素最大的差別僅在有沒有肉而已。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