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河時期人類把猛瑪象骨頭當成建材,圖為俄羅斯的猛瑪象標本。圖/法新社
文/郭宣含
大概2萬5000年前,位於現今俄羅斯的獵人和採集者利用60隻猛瑪象的骨骸蓋起大型圓屋;研究人員想了解這些猛瑪象骨頭屋的用途,但現在還是沒人知道真正的原因。
其實這不是俄羅斯首次發現猛瑪象骨頭屋,但這是目前年代最久遠而且也最大的猛瑪象骨頭屋,圓屋直徑長達41呎(12.49公尺)。另外東歐也遍布許多猛瑪象骨頭屋,這些骨頭可追溯自冰河時期。根據初期發現,舊石器時代人類建造這些骨頭屋當成住屋,讓他們在寒冬中有躲庇的地方,因為冰河時期的冬天可能低到攝氏零下20度。
要用數百隻猛瑪象骨頭建造大型圓屋,需要花費很多時間。可是考慮到早期採集者和獵人從來不會在同一個地方待太久,因此會出現這些圓屋也令人相當訝異。
冰河時期的特殊建材
研究指出,猛瑪象骨頭被排成一圈圈的圓,而且並沒有明確的入口;目前研究人員已從中發現51隻猛瑪象下顎骨與64隻猛瑪象頭骨。而在這個圓的中央,研究人員也首度發現燃燒木頭的證據;但整體來說,圓屋內沒有人類長期居住的跡象。因此研究人員開始認為,圓屋並非過冬避難所,雖然圓屋有具體用途,但可能有某種儀式意義。另一種猜測是圓屋可能被拿來囤積食物,讓人類得以度過冰原時期的寒冬。
研究人員利用「漂浮法」等新技術來研究猛瑪象骨頭屋,以了解早期獵人和採集者除了猛瑪象外,還有哪些可能的食物來源。研究人員也透過漂浮法發現燒焦木頭的碎片,這暗示即使是在冰河時期嚴厲氣候下,人類還是有珍貴的木頭資源可用,但可能因為木頭不足,所以才選擇猛瑪象骨頭建造圓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