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閃文集】 文人之死

文/林一平 |2020.04.21
2379觀看次
字級
圖:居里夫人 圖/林一平
圖:傑克倫敦 圖/林一平
圖:辛波絲卡 圖/林一平

文/林一平

「文人」一詞,常常擴大解釋,包括在大學教書的教授。

咱們教授做研究,太認真,偶或聽到研究過頭而「過勞死」,大多數人認為是極悲慘的事。其實我們教授被教導做研究要有很大的熱忱,居里夫人(圖一)說:「We must believe that we are gifted for something and that this thing must be attained. 」有此信念,做研究就會有很大的樂趣,即使「過勞死」,也頗為榮耀。

由另一角度思考,「過勞死」不會經年臥病,拖累家人,不失為快樂的死法。我常常開玩笑的說,身為大學教授,死亡時的姿勢,是頗有講究的。大抵而言,吾輩教授應該是「仰而生,俯而亡」。所謂「仰而生」,是期許大學教授能仰不愧於天,有風骨的進行教育的工作;「俯而亡」,是指死亡時的姿勢。

當教授不幸往生,照規定需填寫報告說明。報告若根據「俯」的姿勢敘明「該員伏案辦公,積勞而亡」,足以證明是「過勞死」,很光榮的因公殉職;如果是「仰而亡」(尤其是在家中床上),那就很難說是因公殉職,可能領不到撫恤金。

美國著名作家傑克倫敦(Jack London; 1876 -1916;圖二)說:「寧為灰燼,不為塵土」,他希望生命在明亮的火焰中燃燒殆盡,而非窒息於乾腐之中;他還說寧願化作一顆華麗的流星殞落,每一部分都在絢麗的光芒中,而不願成為永恆沉睡的行星。傑克倫敦認為一個人主要的功能是有意義活著,而非僅僅單純的存在。他不願花時間來想如何延長生命,而是想如何善用有限的時間。傑克倫敦的話很值得我們深思。

往生之後不可測,然而我輩文人舞文弄墨,總希望往生之後能留名。俗話說:「虎死留皮,人死留名」,即使不能偉大到流芳萬世,也不能窩囊到船過水無痕。詩人辛波絲卡(Wisława Szymborska; 1923-2012;圖三)長年深居簡出,畢生詩作不到四百首,得到諾貝爾獎讓後過了好幾年才又寫出一首詩。有人評論:「朋友都說那是『諾貝爾悲劇』。」獲獎之後,更惜墨如金,因為怕水準無法超越貝爾獎的作品。

辛波絲卡在諾貝爾頒獎典禮上致詞說,科學家及藝術家的生平可以拍成偉大的電影,但詩人能提供的,卻是無法入鏡的素材。她描述著:「有個人坐桌邊或躺沙發上,目不轉睛盯著牆或天花板,偶爾,這人寫下七行字,不過十五分鐘後劃掉其中一行。然後又一個小時過去,其間什麼事都沒有。誰受得了看這些?」如何讓自己身後能詩句留名,辛波絲卡下筆更特別慎重。

今日網通技術發達,利用雲端運算(Cloud Computing)平台,一般人可經由社群網路,留下個人生活之點點滴滴,幾乎能永久保存;而經由數位典藏,學術研究者的著作論述,也能完整讓後人查詢。網通技術使得「凡走過必留下痕跡」這句話實現,讓卑微如我者在往生後能留下生命的歷程紀錄。這個紀錄是流芳百世或遺臭萬年,就在個人一念之間囉。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