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叢林風光】 叢林線上初體驗 共學在雲端

文/佛光山叢林學院 |2020.04.18
1981觀看次
字級
學員虔敬祈福跨越時空,迴向世界安康。圖/佛光山叢林學院
佛光山副住持慧昭法師透過網路,即時回應禪修問題。圖/佛光山叢林學院
同學們透過視訊,唱出青年的歌聲。圖/佛光山叢林學院
佛學課程無國界,佛光淨土文教基金會董事執行長慧知法師(上),與大眾線上互動零時差。圖/佛光山叢林學院
佛學課程無國界,人間佛教研究院副院長妙光法師授課,與大眾線上互動零時差。圖/佛光山叢林學院
透過鏡頭傳播佛法的智慧與妙用。圖/佛光山叢林學院

文/佛光山叢林學院

因應新冠病毒疫情防疫措施,「二○二○年佛光山青年寺院生活體驗營」第一次以線上共修方式進行,開創叢林學院一甲子來,首度運用科技跨越國際,帶來不一樣的叢林生活初體驗。來自世界各地的二百位青年透過視訊與佛陀接心,感受佛法無遠弗屆的力量,更展現佛光山不捨眾生,永不停歇的弘法精神。

青年寺院生活體驗營自開辦以來,已舉行二十八期,每年接引數百位來自全球的青年親近佛光山,體驗寺院生活,在共學共住的幽靜環境中,重新省思人生目標,找到生命的價值與方向。心靈成長的收穫,讓許多青年每年都期盼回山參與尋找「自我」的心之旅。

為讓青年在疫情中得到安定的力量,學院的師生在活動一個月前即開始籌備線上共修,數度沙盤推演,從行政流程、器材設備操作、教材規劃,甚至反覆測試燈光與攝影、收音效果,配合新科技「視訊」軟體,開展線上教學課程。從「一探叢林」了解寺院作息、「電影看人生」明白人生無常需把握當下、在「慧命香」中練習呼吸息心止念、透過「般若心經的智慧觀」重新找回心的鑰匙、「獻燈祈願聽鐘鼓」感受寧靜的慈悲、「禪繞畫」在每筆畫的專注裡靜中觀境,最後「叢林答客問」透過唯識學角度解答學員生活困擾與煩惱,明白外境本空為心自鬧的真理實相。一系列的課程,感受境、靜、淨的心態轉換,讓學員深刻體會佛法義理的妙用,並能將所得到的感動與收穫,如實在生活中運用。

同學心得

寺院行政系二年級/知讓

這是一場結合科技與人文的佛門生活新體驗,對叢林學院來說是第一次,對我來說更是初體驗。在「一探叢林」課程裡,平時累積的主持經驗讓我對人說話沒有壓力,但第一次面對鏡頭,想像裡頭有二百對充滿好奇的眼睛,對我而言是另一種挑戰。一步步從六十坡走上來的時候,腦海浮現許多開山時期的歷史畫面與師父上人說過的話。師父創建叢林學院,那種不畏艱辛、一心為教的願力,五十四年來培養了上千位佛門人才,更成就了僧信二眾共存共榮學習環境。如今踏在這塊土地上,佛法方便度眾的智慧讓我在疫情期間,仍能透過視訊對青年講述學院的歷史與發展,只要有渴望佛法的青年,出家人弘法的熱忱永遠不滅。

經論教理系二年級/葉慧敏

三十分鐘的禪繞畫教學,與體驗營的青年同步靜心繪畫。雖無法與學員面對面互動,看到大家陸續傳送成果,領悟到創作跨越空間,仍可以共享共存。透過視訊,大家屏息專注在筆尖,從中覺照內心,獲得身心統一。從大家用心的創作中,我更加肯定藝術與佛法相輔相成的弘化效應,正是師父以文化弘揚佛法的展現。

經論教理系二年級/陳時儂

此次擔任行政組,深感科技進步帶來的便利,一個軟體、一顆鏡頭、一支麥克風與電腦,搭配網路連線,就能將影像傳播到全世界。為了讓青年在線上課程中得到最好的學習效果,事前多次的模擬與試拍,直到正式上課仍要管理上線者的狀態,以維持全體的上課品質。學員們接續給予正面回響,甚至分享學習心得影片、筆記與禪繞畫作品,看到他們學習佛法的積極態度和真誠的感動,讓我相信科技勢必會成為未來佛法弘揚五大洲的利器。透過這次線上共修,讓我明白只要有心,還有是什麼辦不到的呢?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