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茶花花神--湯顯祖

潘富德 |2005.11.01
552觀看次
字級

湯顯祖(西元一五五○~一六一六年),萬曆十一(一五八三)年進士。我國古典戲曲四大家,更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定的世界百位文化名人之一,被譽為「東方的莎士比亞」。兩人的藝術成就,在東西方相互輝映,震古爍今。

上疏直陳 被貶往徐聞
萬曆十九年,湯顯祖四十一歲,再也按耐不住對皇帝貪婪無道,以及朝廷黑暗腐敗的不滿,便上疏直陳,用字之尖銳,行徑之大膽,在封建時代,絕對是殺頭滅族的異端,因此有人認為不用「反動」一詞,無法形容其意欲捨身絕命、捍衛生民社稷的急切與悲壯。他的逑感事逜詩便是直接諷刺明神宗的醉心開礦、貪婪無度:「中涓鑿空山河盡,聖主求金日夜勞。賴是年來稀駿骨,黃金應與築台高。」

湯顯祖正因指斥皇帝、觸怒權貴,被貶為廣東雷州半島最南端徐聞縣典史。但在往徐聞的途中,湯顯祖發生了一件極具意義的巧遇。

傳說他曾在江西南安府衙停留,某日走到府衙後花園,見僕人正在砍梅樹,便上前探問原因。僕人說前任太守之女在花園與樹精幽會,死後葬在梅樹下,夜晚常有「還我魂來」之聲,極為詭異,新任太守下令將之砍除。後來,湯顯祖即多方考證此「還魂」故事的始末,遂以「還魂」為主軸,寫成經典戲曲《還魂記》(即《牡丹亭》)。

遂昌知縣 勸民勤耕讀
湯顯祖之後又奉派出任浙江遂昌知縣,在任五年,可說是他為官最快樂的時光,他不僅實踐了他的政治理念,也嘉惠了遂昌百姓,「醇吏聲為兩浙冠」。

據《遂昌志》的記述,他一到任,立即在城南眠牛山興建書院和習射場,合稱「相圃書院」,並親自授課、習射。次年,又在孔廟北側創建遂昌最早的圖書館「尊經閣」,並重修鐘樓,還親自登樓敲鐘,勸百姓勤加耕讀。

湯顯祖整治治安,非常注重人權和感化。他讓囚犯在除夕回家過年團聚,相約年初四回監,屆時囚犯無不由父兄陪同,準時回獄。元宵節又讓囚犯上河橋觀花燈,囚犯往往見美景而生改過決心,刑訟因而大減,竟使遂昌「山也清,水也清,人在山陰道上行,春雲處處生。官也清,吏也清,村民無事到公庭,農歌三兩聲。」

辭官回鄉 築居玉茗堂
但是贏得民心的湯公,仍然禁不起內心「還魂」的吶喊,他急欲回歸自我的靈魂,完成《還魂記》的創作。在遂昌公餘之暇,他為創作《還魂記》日夜構思。四十八歲那年,他毅然棄官回到故鄉臨川。

他在臨川城內香楠峰下沙井巷營造了新居,種滿了他所鍾愛的名種茶花「白玉茗」,因此他將新居取名「玉茗堂」,並在這裡創作了膾炙人口的《還魂記》、《邯鄲記》、《南柯記》,及由先前的《紫簫記》改寫的《紫釵記》,由於劇中都有夢境情節,合稱《玉茗堂四夢》或《臨川四夢》。

從此,「玉茗堂」不但成為他戲曲創作和演出的中心,也成為明清兩代,戲曲家、文學家的會集之所。他和他的門生弟子、以及景從其思想術業的文人士子,更形成壯盛的「玉茗派」。

茶花花神 暗夜求曙光
湯顯祖念茲在茲的是如何打破黑暗絕望的局勢,他為鍼砭時事之文,呈逑論輔臣科臣疏逜、作逑聞都城渴雨時苦攤稅逜、逑感事逜詩均無效後,退而創作《玉茗堂四夢》及作育「臨川四子」,冀求能改變人心、革新思想。他在玉茗堂種滿白玉茗茶花,藉由在嚴寒的環境裡守護茶花的舉動,暗寓他在黑夜裡追求曙光的執著。

由於湯顯祖的事功,「玉茗堂」成了當代藝文的代名詞,開滿堂前堂後的白玉茗茶花,也成了他個人的象徵。清代有不少詩文,既推崇湯顯祖的成就,也讚賞「玉茗堂」的風光。學者丁宏海有詩說:「起衰八代有文章,海內爭推玉茗堂。」另一名儒俞曲園則在《十二月花神議》中,認為「玉茗風流,固勝金穀繁華也。」而以湯顯祖為十一月茶花花神。

「玉潔冰寒自一家」、「雪裡開花到春晚」,茶花耐寒,葉片終年亮綠,樹形優美,總能在最寒冷的冬季開出溫潤雍容的花朵,有如風骨獨具的高潔之士。
 湯顯祖曾冒雪掌燈,與家中女眷齊看茶花開,而留下逑山茶初開逜的詩作:「檀心翠葉此含胎,燈候晴紅帶雪開。喚作寶珠須愛惜,燕裙時與障寒來。」由此,可以看出湯顯祖對茶的喜愛。他尤其特愛黃蕊綠萼、瓣白如玉的白玉茗茶花,《建安王馳貺薔薇露天池茗卻謝‧四》:「天池十月應霜華,玉茗生煙吐石花。便作王侯何所慕?吾家真有建安茶。」即可體會到花國尊他為十一月茶花花神的原因。

一生事功 在玉茗堂聯
臨川的玉茗堂近年已改建成「湯顯祖紀念館」,有石淩鶴題逑玉茗堂逜的長聯很能全豹湯顯祖一生事功:

 「宦海從來浪不平。為堅拒權臣市利,甘拋棄鼎甲科名。便坎坎坷坷勿自嫌,楚楚酸酸弗自憐。曾除夕釋囚,拯民獵虎,點綴紅泉舊本,虧得君子山前,短衣褰衙,踵步古今賢令,更留連偃武修文,勸農陌上,桑麻蔽野,彩練舒空。何嘗佛道依違,盡長嘯低吟,竹簫檀板,筑擊絃歌,石盤鐵硯,梨園傳頌千秋筆。

「世間只有情難訴。須揭穿禮教網羅,敢劈開綱常桎梏。盼花花草草有人戀,生生死死隨人願。乃臨川譜曲,發聵振喑,標題玉茗新詞,果然牡丹亭畔,高塚豐碑,欣看中外瑤台,爭搬演除奸義俠,尋夢梅根,螞蟻緣槐,黃梁醉醒。好在大同伊始,恁朝飛暮捲,雲霞翠軒,雨絲風片,煙波畫船,華夏騰歡萬眾家。」{35}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