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隔離受不了?太空人教如何獨處 |2020.04.09 語音朗讀 1742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英國太空人皮克表示,「維持規律的日常作息和習慣」是他們得以順利完成任務的關鍵。圖/Wikimedia Commons 【本報訊】因新冠疫情影響許多人開始居家隔離、辦公。初期還好,接下來的日子就有點受不了,說到不能出門只能固定空間生活、工作太空人最有經驗。各國太空人以自身經驗,提供隔離民眾獨處的方法。英國太空人皮克表示,「維持規律的日常作息和習慣」是關鍵;德國太空人瑞特提到適時「犒賞自己」也很重要,並和家人視訊保持連繫以及多閱讀。對於在家工作時與他人的互動,美國女太空人麥克萊恩則強調溝通的重要性。易患憂鬱 睡眠障礙根據《聯合報》、《半島電視台》報導,羅馬尼亞的首位太空人普魯納留半開玩笑地表示:「當人長期被隔離,可能會開始對其他物體說話,如植物和狗,最糟糕的是當它們會回答問題的時候。」太空人長時間獨處所面臨的心理風險,正是現今全球數十億人口遭遇的問題。創下在太空站最多天記錄(211天)的蘇聯太空人列別傑夫,回憶他和其他組員曾持續幾周不發一語,喪失對工作的熱忱,甚至停止看向窗外。卑爾根大學的心理社會學系的副主任桑德爾表示,當人經歷社交和感官上的一成不變,易於患上憂鬱症、焦慮、睡眠障礙和難以集中注意力,也有可能不自覺對他人感到厭煩。圖說:不能出門只能固定空間生活、工作太空人最有經驗。圖/unsplash維持規律日常作息曾在太空待185天的英國太空人皮克表示,「維持規律的日常作息和習慣」是他們得以順利完成任務的關鍵。《路透社》報導,德國太空人瑞特除了強調日常作息的重要性,也要在周末的時候犒賞自己,如享用自己最喜歡的食物。瑞特也建議,隔離者運用視訊和家人保持聯繫和多閱讀,若與其他人共處,應在乎他們的感受。《商業內幕》報導,女太空人麥克萊恩則舉出NASA的5大錦囊,讓隔離者即使在家工作,也能和其他同事保持良好的互動。第一為溝通,包含主動傾聽、領悟肢體語言傳達出的訊息;第二,在領導方面則必須設定目標、提供指引和給予回饋。麥克萊恩指出,第三是在衛生、情緒方面落實自我管理;第四,不時關懷團隊成員心理和身體的健康程度;第五,團隊合作勝過競爭,合理分配工作和及時讚美。圖說:在太空站跟在家最大不同在於,在太空站你真的不能偷跑出門。圖/unsplash 前一篇文章 JHBL國中籃賽8強戰 倒數21秒定江山 民族1分差搶首勝 下一篇文章 口罩3.0上路 山區偏鄉現人潮 熱門新聞 01【生活課題】 建立無血緣家人關懷網2025.07.0302當義工 可延緩老化2025.06.2903兩碗麵的溫柔2025.06.2904課徵糖稅、糖捐 逾7成民眾支持2025.06.3005百年演化 男性體型增幅是女2倍2025.06.2906拍戲受前輩啟發 體悟堅持2025.07.0107蘭陽別院閱讀研討會 愛書人研討生死關懷2025.06.3008清涼一夏 動物避暑妙方多2025.06.2909台北.信義 摩天映照繁華景 古道穿林影入亭2025.06.3010【植物觀察】一樹白雪 偶遇澳洲茶樹2025.06.29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佛光之星 佛大小坦克林湘凌歸隊 率隊闖4強2025佛光盃 佛大逆轉日女體大 挺進佛光盃4強台南安平 擬引進觀光三輪車 縱谷大地藝術季來了拼裝電動車事故頻傳 立委促規範全球首隻「史努比鴨」 宜蘭亮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