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物價飆漲,民眾的生活越來越辛苦,紛紛自我調侃「什麼都漲,就是薪水不漲;什麼都高,就是職務不高」、「物價飆,血壓跟著高」,套句前經濟部長林信義的話,「大家準備過苦日子吧!」
相對於民眾身陷「水深火熱」的艱苦日子,我們政府高層的官員們,卻仍安然陶醉在「太平盛世」的快樂時光。
主計處的統計報告說,近期物價「不升反降」,與國人的實際認知與遭遇,相差何止十萬八千哩;又行政院長夫人面對民眾抱怨物價變貴,竟然天真似的脫口說出:「麵粉貴,改吃地瓜不就好了」,這種不知民間疾苦、無心體諒與慰解小老百姓的心態,簡直就是晉惠帝「何不食肉糜」的翻版。
現今國人的生活是「雙倍壓力」,一方面被飛漲的物價壓著喘不過去,另一方面卻又必須忍受高官們無知又無能的嘲諷戲弄,雖然氣不過,但是又奈何,過去「將帥無能,累死三軍」;如今「官員施政無方,百姓水深火熱」,除了物價飆漲外,到處水災、火災不斷,不是水深火熱,是什麼?
穩定物價不難,只要穩定人心、回歸自由市場機制就好。人心一旦浮動,各種不理性的預期心理和超常的囤積行為就會跟著出現,在惡性循環下,物價更像是脫韁的野馬,無法駕馭,前兩次台灣面臨國際能源危機時,國人瘋狂囤積衛生紙、味精和沙拉油的情景,個人至今印象深刻。
其次,回歸自由市場機制才是可長可久的作法,物價漲具有國際趨勢和因素,政府過度採取抑制、補助措施,對於國家的經濟發展不但無益,反而有害。
政府若能好好拼經濟,提高民眾所得,並將國際情勢正確讓國人清楚知道,呼籲國人過節約、儉樸的生活,才是執政者當為、應為的施政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