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太快下定論──關於情緒判讀

文/施奇廷(東海大學應用物理學系系主任) |2020.03.26
2371觀看次
字級
看似哭泣的女人實際上喜極而泣的女人 看似憤怒的男人實際上狂喜的男人 圖/PNAS

文/施奇廷(東海大學應用物理學系系主任)

「察言觀色」是可能的嗎?別傻了!Everybody Lies!每個人都說謊,甚至不用講話也在說謊!隨著人工智慧科技的發展,特別是在人臉辨識已經相當成熟的當下,科學家嘗試透過人臉影像中的表情,來判斷這個人目前的情緒狀態。企業對這類研究也寄予厚望,可以利用這種技術來分析顧客在消費之後的滿足程度,藉以調整產品與銷售策略。不過在2月16日於西雅圖舉行的美國科學促進會(《Science》期刊的發行者)年會中,俄亥俄州立大學電機與資工系的馬丁內斯教授潑了大家一頭冷水,想靠人臉影像讀取情緒,是不可能的!

研究者分析了人臉影像、人臉的肌肉運動模式、以及當事人的情緒之間的關連性,得到了這個結論:靠人臉影像辨識來判別情緒,多半錯得離譜。原因倒也很容易理解,因為人的表情除了受情緒影響之外,「脈絡」(context)以及「文化背景」也非常重要,重要程度不亞於真正的情緒。

馬丁內斯在2019年發表於「美國國家科學院期刊」的文章舉了個例子,一個哭泣的女人及一個漲紅臉大聲吼叫的男人的臉,幾乎所有的人看了這兩張臉,都會認為是「悲傷」的女人與「憤怒」的男人,但是當鏡頭拉遠,「脈絡」就出現了,女人是「喜極而泣」,男人是個剛踢進球門,「狂喜」的足球員。「文化背景」就更容易了解了,我們往往為了讓自己「看起來像個正常人」,壓抑自己的情緒,不顯露在表情上。許多戲劇作品中都有這樣的指涉:社會是個舞台,所有的人都是演員,表情都是假的。

研究者進一步批評有些研究宣稱,能從「臉上的罪惡感」來逮到罪犯;或是從學生的表情來判斷他們有沒認真聽課,這些都是錯的,不只是錯的,還很危險,可能傷及無辜。比起意指表情的「臉色」,研究者建議還不如看字面上的「臉的顏色」還比較準,因為所謂的「情緒」不過就是大腦活動的型態,大腦在不同的狀態(情緒)下會釋放不同種類的胜肽(peptide,比蛋白質短一點的氨基酸鏈),透過血液流動會改變人臉的顏色,用這種顏色的差異來判讀情緒,比表情影像來得準確。

這個研究的有趣之處是,馬丁內斯講的好像都是沒什麼了不起的「常識」,不過當科學家想到做這種研究時,大家又覺得「很有搞頭」。最後,論文作者給大家的建議是:「第一,你的判斷不會百分之百正確;第二,想要解碼人類的情緒,一定需要臉部表情以外的東西,不管你是用你自己的眼睛,還是用電腦演算法。」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