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園教育中心 標本模型大集合

文╱人間社記者吳仕英、胡巧鵝 |2020.02.24
2847觀看次
字級
吃竹子的熊─大貓熊標本。圖╱人間社記者吳新傳
雙峰駱駝標本。圖╱人間社記者吳新傳
俗稱「狗熊」的台灣黑熊標本。圖╱人間社記者吳新傳
「馴鹿的煩惱」以標本說明地球暖化,影響馴鹿生態。圖╱人間社記者吳新傳
大象「林旺」標本。圖╱人間社記者吳新傳
金絲猴標本。圖╱人間社記者吳新傳
虛形龍長僅3公尺,相當於一輛中型轎車的長度。圖╱人間社記者吳新傳
暴龍體型大,前肢短小。圖╱人間社記者吳新傳
腦容量小的劍龍。圖╱人間社記者吳新傳
台北市立動物園教育中心外觀。圖╱人間社記者吳新傳

文╱人間社記者吳仕英、胡巧鵝

「有恐龍吔!」第一次踏進台北市立動物園教育中心的小朋友,莫不被眼前栩栩如生的恐龍模型吸引;除了史前動物外,館內還有許多動物標本,包括86歲高齡辭世的大象「林旺爺爺」,是一個老少咸宜的教育櫥窗。

動物園原本是個充滿歡樂、生機蓬勃的地方,但是台北市立動物園教育中心,卻是一個靜態的展示場,展示動物標本、模型、生態景觀等,並透過電腦多媒體,以動物的生命故事,傳達生態知識及保育觀念。

北市動物園教育中心一樓大廳是以「現代方舟」的概念,展示全球五大洲的野生動物標本。這些標本絕大部分曾在動物園生活過;動物過世後由園方製成標本,可供民眾近距離觀賞,並介紹生物與環境的互動、環境與保育的關係。

野 性 再 現

館方指出,由於地球環境遭破壞,許多野生動物成為瀕危物種,例如食物鏈頂端的老虎,因棲地遭破壞及人類濫捕而減少。此一展區讓民眾了解,保護老虎必須從棲地保育著手,也連帶保護其他物種及生態環境,如同架設保護傘一般。

馴鹿的煩惱

面對全球暖化、四季時序紊亂,植物生長期的改變,已影響馴鹿的食物來源,馴鹿必需花更多的力氣挖掘地衣等食物;而暖化的夏天,蚊蠅增加,馴鹿會多花時間驅趕蚊蠅,因而縮短覓食時間,全球暖化,對馴鹿相當不利。

戈壁沙漠的雙峰駱駝

雙峰駱駝的駝峰內,儲存許多脂肪作為能量來源,但不能提供水分。駱駝鼻子的構造,可以減少呼氣時的水分散失,功能強大的腎臟可以回收水分;厚重的毛皮可以隔熱,忍受攝氏40度的高溫,因此被稱為「沙漠之舟」。

蒙古野馬

歐洲野馬幾千年來被人類馴養成許多品系,卻在19世紀滅絕;蒙古野馬也於20世紀後期在野外絕跡,只剩下人工圈養。目前野放的蒙古野馬,是跨國繁殖及野放復育計畫,由人工圈養的13隻個體繁衍而來。

吃竹子的熊

大貓熊是肉食目,卻成為吃竹子的「素食者」,經科學家研究,原來貓熊對肉味的基因失去活性,而腸道內有可以分解植物纖維的梭菌,因此可以從竹子中獲取養分。經過演化,貓熊的手掌長出一根偽拇指,可以輕鬆握住竹子進食。

金絲猴

有著朝天鼻的金絲猴,生活在中國大陸西南的高原與深山地區,低溫與稀薄的氧氣,是居住在高山環境的一大挑戰,因此金絲猴發展出較快的呼吸頻率,以增加氧氣的吸收量,使牠們能在高山活動自如。

台灣黑熊

台灣黑熊俗稱狗熊,全身黑色,特徵是胸前有V字形白色條紋,也就是所謂的「月輪」。台灣黑熊身形壯碩,力氣大,但野外觀察紀錄很少,台北市立動物園也致力於黑熊野放訓練,以增加野生族群數量。

林旺

大象林旺以86歲(1917年-2003年)高齡辭世,為了留住牠永恒的身影,台北市立動物園製作林旺標本,以供後人追念。「林旺爺爺」大半生都在台北市立動物園度過,是台灣最有名氣的動物,也是許多人的兒時回憶。

林旺是亞洲象,智商很高,象鼻有多種功能,象牙可以將樹皮剝下來,當牠搧動大大的耳翼時,可以降低體溫。有趣的是,龐然大物、力大無窮的大象,卻是素食者,每天大約要吃150公斤以上的植物。

恐 龍 探 索 館 走進侏羅紀公園

走進「恐龍探索館」彷如進入侏羅紀公園,館內除了陳列各種恐龍模型和史前生態外,並介紹史前哺乳動物和人類出現的歷程。

古生物學家以恐龍的顱骨、脊骨、前後肢等特徵,研判恐龍是以四肢直立並以腳趾行走,這樣不僅可以撐起龐大的身軀,還能快速逃跑或追捕獵物,而不是過去認為的用腳板行走。

三角龍

外形很像犀牛的三角龍,是生活在美洲的角龍類,也是最晚出現的恐龍之一,頭部長有三個長角結構,被認為是用來抵抗掠食者的武器,但也有利於求偶。

虛形龍

長僅3米的虛形龍,屬於腔骨龍類,是世界上最早出現的恐龍之一,體型小而瘦,這種小型的直立食肉動物,源起於三疊紀晚期,善於奔跑,以小動物為食,也喜歡成群結隊捕抓獵物。

暴龍

肉食性的暴龍,是獸足類恐龍家族成員,體型大,頭骨也密實,前肢非常短小,只有兩趾。壯碩的後肢有四趾,其中三趾著地,一趾朝後高懸。

劍龍

背部有五角形骨板的劍龍,腦容量相較於身體比例,是所有恐龍中最小的,因此有可能是「最笨」的恐龍。劍龍背上的骨板有兩排,交錯排列,由頸部開始,一直延伸至後背;尾巴上方,長有骨質遮蓋的利刺。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