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第五大道的愛爾蘭節聖派翠克日大遊行。圖╱翁台生
曼哈頓中國城,春節群獅鬥陣。圖╱翁台生
文╱翁台生
哈林區「三王節」慶典遊行才剛過,緊接著農曆新年遊行登場;不同族裔不同的節日,集中到大蘋果來辦,也難怪紐約一年到頭慶典不斷,說是世界「節慶之都」,一點也不為過。
目前官方核准在案的街頭遊行節慶活動高達七十場,這還不包括幾百場圍街封路的「街坊節」,已經形成紐約街頭的特色。
難怪有人說,紐約一年有五季,除了春夏秋冬四季,還多了「假期節慶季」,這確實也是大蘋果相當難得的觀光資源。
曼哈頓中國城的新年大遊行,花車與舞龍舞獅長長的陣頭穿行華埠窄街,繽紛的彩帶漫天飛舞,萬人空巷,恭喜發財,吶喊春天,堪稱全球華人社區最悠久的新春慶典活動。一連幾條街都塞滿五顏六色的彩帶,走著走著像踩著春天的腳步。
踩春尋春活動還不是只有遊行這一天。從大年初一到十五,華埠傳統的醒獅團穿梭街頭大車拼,群獅滿街飛舞;歡騰、旋轉、跳躍、登高樁、採青,眾家兄弟競技舞得起勁,商家開門紅也給得大氣。
華埠春節遊行帶來的喜氣,也給寒冬周邊「小義大利」帶進人潮;同樣地義大利九月迎神節一到,桑樹街滿滿看熱鬧尋美食的觀光客,也會把食客轉進中國城。這兩大族裔社區相互拉抬的節慶,幾乎已成為紐約觀光的賣點。
當然紐約節慶遊行的主軸仍然聚焦在第五大道,每年三月十七日的聖派翠克日大遊行,紐約愛爾蘭節滿城一片綠;當然最綠的還是五大道那一長條人龍。這也例行成為全國新聞的焦點;同樣地十一月的感恩節大遊行,不管天氣有多泠,風有多大;那些遊行的充氣布偶永遠吸引大眾的目光,這也是梅西百貨傳統的年度的鉅獻。當然每年七月四日的紐約國慶煙火,更是紐約觀光的賣點,吸引來自全美乃自全球的人潮。
紐約節慶另一個特色就是搞怪;東村的萬聖節大遊行,裝神弄鬼滿街走早有名聲。西村的同志大遊行,彩虹旗滿街飛揚,人人大膽秀出自我,那天上街的人不怪才是反常。同樣地,跨性別人士在皇后區的年度大遊行,人潮也有後來居上之勢;再加上原有巴西與加勒比海島國移民的嘉年華會、康尼島的美人魚化裝遊行,紐約街頭真是有夠斑爛多彩,動感有勁!
這個「小世界」還有個特色:不少國家移民都喜歡上街慶祝祖國的獨立紀念日,年復一年,看來只有政客為選票比較捧場,弄到最後有些獨立慶典,就只有靠各國美食勉強留人群。
紐約節慶還有個「炫富」的傳統,每年復活節從教堂出來,貴婦妝扮復古的光鮮亮麗,走過五大道的百萬路段,沿路展示她們的身價。也是以古諷今,反映這個萬象都會的拜金本質。
等到洛克斐勒中心聖誕樹點燈之時,就是年度節慶的高潮,五大道擠滿了看燈消費的人潮,持續到除夕倒數時報廣場燈球落下。
明年依舊有七十檔的節慶等著登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