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蘋果.小世界】 喜歡紐約的理由

文/翁台生 |2020.02.06
2134觀看次
字級
Reasons to Love New York 喜愛紐約需要找理由嗎?起碼《New York Magazine》 認為要人證。圖/翁台生
Reasons to Love New York 喜愛紐約需要找理由嗎?起碼《New York Magazine》 認為要人證。圖/翁台生

文/翁台生

Reasons to Love New York 喜愛紐約需要找理由嗎?起碼《New York Magazine》 認為要人證。這家雜誌已經連續十五年推出這個專題,由特約攝影記者拍攝紐約客的街景照,再約請小說家寫出他們的心情故事。

那些現身說法的紐約客在大街、廣場、公園盛裝入鏡,都不像是大富大貴,可是看起來很有個性,故事也很動人;他們對紐約可以說是愛到痴迷的地步,那種微妙的情感只有住得夠久的紐約客才能理解。

剛搬來紐約沒多久,女兒乃文來住了一陣子;她幫朋友看咖啡店時聽到一位打工仔說,這輩子不想離開紐約,因為遠離這座城市,他就活不下去。我們初聽聞此說,覺得哪有這麼誇張,怕是年輕小伙子狂妄,不知天高地厚。現在想法才慢慢有了修正。

住紐約十三年,也出城跑了美國不少地方,感覺上都沒有紐約熱鬧有趣,三兩下就逛完了。退休後跟著美國旅行團行走,那些其他地方來的人聽聞你紐約來的,總會有點怪腔怪調地說「喔!New York!大城(Big City.)」。紐約真的有夠大的,大到有人會說「在紐約一天生活的經歷,勝過某些地方的一整年。」

剛看過《New York》那長篇愛紐約專題,跟著看Netflix的《Marriage Story》(婚姻故事),講的是一對搞表演戲劇男女鬧離婚的過程,原本想好聚好散,卻透過荒謬的離婚官司弄得真心換絕情。搞得原本要投資兒子未來的錢都給律師撈走了。

《婚姻故事》更深一層看也是洛杉磯、紐約兩大城爭逐的雙城故事,男女主角各自喜愛依戀東西兩大城,不同的發展方向,生活步調、都會交通、城市節奏,甚至節日氣氛都完全不同。

不用說,我當然是同情男主角,投紐約客一票。

從萬聖節、感恩節到耶誕節,紐約市的萬家燈火多迷人啊!女兒本來邀我們到哥本哈根過節,說是Tivoli 遊樂園的耶誕燈會乃北歐特色。只是想到丹麥的淒風苦雨,孤單一條的捷運。我們還是留在紐約過節暖活些。

全球聚焦的紐約壓軸好戲自然是Times Sqare時報廣場的跨年活動,只有那一.五噸重的燈球落下,整個世界才向前邁進一年。跨進2020不只是告別2019,也是另一個十年的開始,更吸引來自全球各地觀光客。來自丹麥小女生接受電視台訪問時興奮地說,到紐約來跨年是一輩子難忘的回憶!

有人說紐約是不能久居之地,食衣住行育樂、健保醫療,什麼都貴,所以許多人退休後都搬走了。但是這個世界萬象都會還是有「大城」的吸引力,生動、多元、熱鬧、有趣,再怎麼苦,能留還是多留一些日子。

人生於世,各有所好。

紐約討喜,千百緣由。

這輩子,一定要去一次紐約;若可能,一定要去住一陣子紐約!

編按:

暱稱「大蘋果」的萬象之都紐約,可以說是典型的「地球村」,城市性格多元、生動、開放,引領全球的目光,也有說不完的故事。「大蘋果、小世界」專欄今起隔周四跟大家分享一篇「紐約客」的現場觀察。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