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父母】 如何幫孩子 戒除奶嘴?

文/呂慧齡 |2020.01.30
2983觀看次
字級

文/呂慧齡

「阿姨,您對小孩說的那一番話,希望他不要再吸奶嘴,還真的有效耶!當晚,孩子非常睏倦,順手拿起奶嘴就往嘴裡塞,卻又隨即抽了出來,不斷地再塞、再抽,反覆了好幾次。雖然,看到孩子直愣愣地盯著奶嘴,若有所失的神情,讓我的內心感到很不捨,但我還是把握時機,把小孩擁入懷裡,貼著他的臉頰,還特意壓低聲音,假裝很緊張地重複說著:『不要、不要,媽媽好愛你!不要你變成小鳥飛走了。』他真的就不敢再吸奶嘴了!至今已經過了一個星期,終於成功戒斷了吸吮奶嘴的壞習慣,我好高興喔!特地來向您道謝。」

或許是工作性質養成的靈敏度吧,只要看到兩三歲的孩子還在吸奶嘴,或是上排牙齒的弧度異常,我總會「不請自來」,主動詢問家長有關孩子吸吮奶嘴的狀況。還記得那天,看到那個小孩的嘴型已經出現尖角了,忍不住奉勸年輕的爸媽:俗話說「吸奶嘴,變鳥嘴」,要趕緊輔導小孩戒掉吸奶嘴的習慣。

我觀察到,緊偎著媽媽的小孩正好奇地聽著我們說話,就以雙手輕撫小孩兩側的臉頰,同時以誇張的口吻煞有其事地說:「糟糕!你一直吸奶嘴,嘴巴已經尖尖的,快要變成小鳥的嘴巴了。假如變成小鳥,飛飛飛飛走了,你就看不到爸爸媽媽囉!」我展開雙臂擺動著,作振翅飛翔狀,唬得小孩瞠目結舌,一下子傻住了。

還有一次,也是運用唱作俱佳的演技,幫助鄰居小孩成功戒除奶嘴。我手握空拳、五根手指合併成類似鳥嘴的形狀,模仿啄木鳥的動作,在小孩的手腳、身軀輕觸,逗弄著孩子:「叩叩叩,我要吃蟲蟲!我要吃蟲蟲!」同時告誡小孩,「假如你繼續吸奶嘴,嘴巴就會變成尖尖的,像啄木鳥一樣,只能叩叩叩吃蟲蟲喔!那樣就沒辦法吃媽媽準備的點心了。」

其實,吸吮的動作不僅是哺乳類動物與生俱來的求生本能,還有自我滿足的意含,常可見胎兒還在子宮的羊水中,就會吸吮自己的大拇指呢!心理學家佛洛伊德以「口腔期」來描述孩童心理發展的第一個階段,嬰兒出生後大約一年的時間,會藉由吸吮及吞嚥獲得滿足與安全感,因此,當嬰幼兒躁動不安時,只要塞入奶嘴,常常孩子的情緒就能獲得緩和,陶醉在吸吮奶嘴的幸福感中。

但是,隨著孩子逐漸成長,父母應該適時介入,幫助他們戒掉吸奶嘴的習慣。通常,會建議六個月就可以開始減少吸吮奶嘴的次數和時間,最晚三歲前一定得戒除,因為若繼續習以為常地吸吮奶嘴,將造成咬合不正的負面影響。

為了幫助孩子戒除奶嘴,許多爸媽無不費盡了心思。我的建議是,除了豐富孩子的生活,分散他的注意力,還可以用說故事的方式,同時輔以親情的呼喚擁抱與安撫陪伴。大部分的孩子,其實只要經歷三到七天的煎熬,就可以完全戒除奶嘴,完成人生的第一個蛻變!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