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博館夜景 華麗又友善

 |2020.01.16
3677觀看次
字級
蘭陽博物館研究最適合生物生長的波長,在不破壞生態前提下,成為全台首座戶外友善照明博物館。圖/蘭陽博物館提供
清大OLED照明團隊召集人周卓煇介紹以朽木做成的蜂窩造型燈罩。圖/中央社

【本報綜合報導】宜蘭蘭陽博物館採單面山造型設計,白天拍照就很美,建築周圍溼地公園不但生態豐富,且水中映照著建築倒影,十分美麗;館方為增加夜間亮點,研究出不破壞生態的波長燈光,成為全台第一座戶外友善照明博物館,入夜後亮燈,光影燦爛迷人,吸引年輕人夜遊、攝影玩家拍照打卡。

蘭陽博物館由建築師姚仁喜設計,仿沿海礁岩的單面山幾何造型而建。館長陳碧琳指出,蘭陽博物館是網友推爆的北台灣必看博物館,也是海內外遊客必訪的魅力景點。

館方為了增加夜間景點,兼顧周遭溼地公園生物多樣性,實現友善光環境,經過一年產官學合作,研究出對生物最合適的照明波長,將蘭博打造成全台第一座戶外友善照明博物館。夜幕降臨後的建築,在湖面倒影襯托下,更顯寂靜美感,就算不是攝影專家,也能拍出華麗作品。

陳碧琳提供整棟建築入鏡的拍照攻略,最佳拍照位置是站在烏石港轉運站旁的烏石港驛站木平台,可捕捉到湖光倒影的美景。蘭陽博物館即日起每天傍晚五時到晚間九時戶外亮燈,旅客白天逛完博物館後,晚間再回來欣賞夜景,別有一番風味。

台北植物園護樹

挑高燈變地燈

隨著省電LED燈普及,路燈光害影響動植物生態問題愈來愈嚴重。台北植物園有許多老樹,過去路燈挑高直接照在樹叢,園方近年推動「減燈」計畫,適度降低照明,還將挑高路燈改為地燈,一樣能點亮道路,還可避免吸引蟲子聚集;園方並重新設計路面照度和亮度,同時維護生態及行人安全。

台大生態學與演化生物學研究所教授李培芬說,鳥類作息因光害受擾亂,該睡覺的時候不睡覺;有些橋梁為了美觀加裝燈光,照射到下方河畔,影響鳥類棲息,建議生態敏感地帶應減燈,與民眾安全達成平衡。

新竹縣司馬庫斯部落是全台最晚供電處,一九七○年後陸續有路燈,照亮了環境,卻有不少昆蟲死於燈下,甚至有飛鼠撲向路燈撞死,部落為此改用小燈,也限定用燈時間。

教授送好光上山

守護司馬庫斯

清華大學OLED照明團隊,打造無藍光的類燭光OLED路燈,並與曙光女中學生、企業等募燈捐給部落,讓部落有光,但對生態無害,也提倡暗空保育。

團隊召集人、清大材料系教授周卓煇表示,一般路燈使用光源為高色溫、光色偏藍的白光照明,會吸引趨光性昆蟲前來,不是被高溫燈具燙死,就是繞著燈源直至體力透支而死,或被天敵殺死;類燭光OLED燈光柔和,少了藍光,不會吸引趨光性昆蟲,免於傷害昆蟲。

周卓煇表示,為友善環境,類燭光OLED路燈加掛燈罩,讓光線往下,減少眩光,降低對生態衝擊;燈罩以在地朽木做成虎頭蜂窩造型。

周卓煇表示,有了光害就難看到星星,且暗夜不暗,會影響夜間生態,未來將繼續協助司馬庫斯部落減少光害。「光要對人好,但要對生態更好。」部落牧師亞拉比互的一句話,為團隊的友善行動下了最好的註解。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