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7人消防員 救人於水火

邱榆蕙 |2020.01.10
8251觀看次
字級
新北市新莊區頭前義消救護首位分隊長廖幸秋(左四)一家族七人都是義消及消防員,曾在休假時隨機為地方車禍案件做緊急處置,傳為佳話。圖╱記者邱榆蕙
新北市新莊區頭前義消救護首位分隊長廖幸秋(左四)一家族七人都是義消及消防員,曾在休假時隨機為地方車禍案件做緊急處置,傳為佳話。圖╱記者邱榆蕙
新北市新莊區頭前義消救護首位分隊長廖幸秋(左四)一家族七人都是義消及消防員,曾在休假時隨機為地方車禍案件做緊急處置,傳為佳話。圖╱記者邱榆蕙

【記者邱榆蕙新北報導】新北市新莊區頭前義消救護首位分隊長廖幸秋,家族七人都是義消及消防員,經常救人於水火之中,與死神拔河,且見義勇為,當仁不讓,例如三年前他們休假出外用餐時,遇上車禍案件,有人脫下皮帶為患者冰塊止血、有人在現場指揮交通,一家子迅速分工投入救援,傳為地方佳話。

今年五十七歲的廖幸秋擔任救護分隊長至今七年從未間斷,大兒子陳立翰、二兒子陳立穎、娘家大哥的兒子廖文亮與兒媳婦李佩君、婆家大伯的女兒陳怡儒與小姑的兒子尤睿憲等人也跟著陸續加入,都曾在紅十字會參與救生,因而加入消防救護義工隊。

七人中的四人還曾在休假外出時在路上隨機救護,廖幸秋提到,她與陳立翰、陳立穎及尤睿憲當時在除夕前剛大掃除完,準備外出用餐,還沒走到餐廳之前,就聽到新莊思源路和幸福路上汽車和機車撞擊聲,患者血流如注,四人二話不說,立刻上前協助。

救人的「黃金時刻」往往是意外發生的當下,四人聽到撞擊聲後,患者已經無法起身。

尤睿憲當機立斷衝向患者,解開腰間皮帶,為患者做第一時間的止血,同時陳立穎就近至檳榔攤索取大量冰塊,為患者隔布冰鎮,陳立翰在另一邊撥打一一九,廖幸秋則在外圍指揮現場交通,直到救護車抵達現場前,四人正確且迅速的分工合作,為患者抓住活命的關鍵時刻。

年紀最小成員

考上消防員圓夢

廖幸秋家族從五年級生到七年級生,全在頭前消防分隊為民救護,當中年紀最小的七年級生尤睿憲擔任救護義工期間,感到自己喜愛消防工作,他半工半讀,去年終於正式考上消防員圓夢。

從學生時代就對消防員工作憧憬的尤睿憲表示,擔任義工多年來,他總是在生死間看到真實的人性,有一次他載送一名八十多歲的伯伯到急診室,患者在開刀房搶救期間,晚輩們卻在外頭為遺產吵得不可開交。

從一件件的救護案件中,他認為自己最大的改變是脾氣變好,從單純做服務,到後來與消防隊員們打成一片,彼此相互幫忙,讓他更喜歡待在消防隊。

考上消防員後,他表示會繼續擔任救護義工。

家族中唯一加入義工隊的夫妻檔廖文亮與李佩君,三年前受到廖幸秋與其它親友的影響,從台北市北投跨區加入頭前救護分隊,廖文亮說,他看到廖幸秋變得個性更冷靜,做事條理分明,常與家人談怎麼救人,如何處理緊急狀況,讓他們也想加入為民服務。

喪親、罹癌

更懂得去救別人

與丈夫從十六歲開始就是青梅竹馬的李佩君,因為兩件事情,使她成為救護義工,一件是二十七歲的親弟弟曾在救護車上逝世,另一件是她在三十五歲罹患血液癌末期,「沒有生這個病,我不會放下現實生活,懂得去救別人。」

她曾經目睹實際案例,一次救護案件去到壯觀華麗的新建築外頭,進去之後,看到精神病患將家中搞得亂七八糟,「每個人家中都有自己的痛」,另一次,她則看到獨居老婦人安祥於睡夢中離世,讓她思考,什麼才是幸福。

李佩君表示,現在她如果不快樂,心情也很快就能轉換,在任何場所只要能自在呼吸,對她來說就是一種幸福,與廖文亮同時救護,同時看見生死瞬間,會共同關心很多地方事物,不論是處理事情或是教育小孩的觀念上,兩人更懂得彼此體諒。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