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最前線】補校的回憶

文/艾力 |2019.12.26
1846觀看次
字級

文/艾力

偶然間打開抽屜,發現是幾年前補校學生所送的卡片,有大紙板、市售的卡片與手作的精緻圖畫,一時之間感慨萬千。

當時還未結婚,對教學充滿熱情。白天上完第八節課,還留學生下來補功課、布置教室等,接著晚間六點半至夜補校授課。雖然疲倦,但見到六、七十歲的老學生,與剛下班、煮完飯的外籍配偶,讓我瞬間打起精神。

老學生大多因為早期家境貧困失學,出了社會成家立業後,心中有所遺憾,所以等兒女長大了就回來圓夢;外配則多是想獲得文憑,提升職場競爭力。因此,他們上課皆相當專注,不斷發問,也會用自身經驗來替課文下註解。

上課時,師生互動熱絡,時間總在不知不覺中流逝。因為同學間感情極佳,平常就會有人帶自己做的酸菜、醃蘿蔔來給大家品嘗;期初與期末時,則是每人各自準備一道佳餚,師生同樂,除了越式、泰式菜品,也有台灣傳統的古早味。

卡片中最令人感動的,是某位已經升格當祖母的學生所寫:「老師,你很年輕,但很有愛心。幾次下雨想缺席,但又覺得不來會對不住你,是你讓我獲得全勤獎的!」

在補校教書,雖然鐘點費不多,但從中獲得了許多溫暖與人生智慧,就是最棒的報酬。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