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智慧】多同理少紛爭

文/劉愛玲 |2019.12.26
1786觀看次
字級

文/劉愛玲

道路工程施工時,因需要縮減或封閉道路,再加上刨鏟路面會產生噪音與飛揚的塵土,難免造成路人和附近住戶的不便,若規畫不當或遇上無法體諒的人,輕則怨聲載道,重則引發紛爭。

交管中,認識了一位年輕的業者林先生,他以服務大眾的心態承包工程,不但全程參與施工過程,且員工的福利待遇皆勝過其他同業。口耳相傳下,該公司人力極其穩定,其中還不乏幾對父子檔。

為了保持路面空氣品質,林先生不惜增加人事成本,在施工時多次灑水,降低灰塵的產生與擴散;而為了不影響住戶休息,中午盡量減少大型器具的運作以減免噪音;灌漿時如不小心汙染到住家物件,也會立即安排人力清洗善後;每當住戶的車子出入時,更是盡量停下手中的工作積極配合。

某次,我趁用餐時與林先生閒聊,感性地說:「謝謝你在炎熱的夏天,貼心地為我們送上冰涼的飲品;不但午休的一小時也算薪資,午餐也是精挑細選不同口味且營養豐盛的便當,讓大家有足夠的體力繼續工作。跟其他業者相比,分派到你的工程真的很幸運呢!」

他靦腆地回答:「其實勞資雙方都是互相的,我們少賺一點,回饋到員工身上,相信大家都能感受到我們的熱誠,也會盡心盡力為工程品質把關。萬一出了差錯或發生事故,可不是這區區小錢所能彌補的啊!」

我由衷佩服他的管理智慧與理念,同時也懂得了「互存同理心,施工少紛爭」的道理。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