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123RF
文/劉愛玲
我公婆失智嚴重,晚期忘記我們是誰,但婆婆永遠記得曾經在戰亂顛沛流離期間懷孕流產的慘痛經歷。她常常稱呼我為「媽媽」,每每起床第一句話就是詢問,是否已經幫她找好接生婆和嬰兒的衣服與育嬰用品。雖然每天機械化的回答同樣的問題,轉念一想,也顯現婆婆身為母親,愛子的天性與未曾生育子女之憾事(外子為養子)。
公公失智後整天大呼小叫:「某地方失火啦!敵人已經打到哪裡啦!」要我們趕快躲起來或快逃跑;半夜三更在客廳唱軍歌、喊口令,向長官報告軍情等,家中整天上演生子遊戲與戰爭片的場景讓人啼笑皆非。
去年上失智課程時,授課老師曾提到她某位同事的父母親,年屆八十且皆為高級知識分子,先後患上失智症,幸虧其子女社經地位不錯,尚能負擔兩位移工的薪水。兩老的症狀是喜歡玩自己的排泄物,兩人如調皮的孩子般,總趁移工或家人不留意時,將尿布上的排泄物在家具與牆壁上塗得到處都是,導致家中臭氣薰天。曾經好客的子女自此不敢讓親友進門探望二老,更不趕隨意踏出家門。想當然爾,移工換過一任又一任,最後以雙倍的薪資才勉強留住如今的兩位。
根據照服平台的發文分享,有些失智老人有暴力傾向 ,動輒打罵家人或照服人員者有之;全身污垢不願洗澡者有之。也曾有人分享,洗澡時案主就用牙齒咬人,每次洗澡都是大陣仗動員兩人以上方能勉強進行。行動力正常長者又關不住,不分白天黑夜老往外跑,住在社區有管理室的民眾只能拜託管理員多加留意。某次一位長者半夜趁其妻熟睡之際溜出去,幸虧管理員將其帶回家,老人傷痕累累、滿身是血也無從追究。
住家巷子曾經住過一位失智長者,每天半夜偷偷出門,按整排鄰居家的門鈴,初始眾人不堪其擾,後來大家將門鈴拔掉才能勉強入睡。
總之,失智者的脫序行為讓人防不勝防,例如打人、罵人、偷拿物品、隨地大小便,甚至性騷者無所不在。家屬若將其送去養護機構,自由習慣的長者過不慣團體生活,不是大吵大鬧,就是鬧自殺或自殘,機構為免影響其他住民,不得不用束縛的方式將其手腳綁起來,以致身上的壓瘡不忍卒睹。有些家屬不同意束縛長者,機構為了生存,為了永續經營下去,百分之九十九都會「退貨」,最後如踢皮球般輪了幾個縣市的安養機構,不得不接回家照顧,弄得全家人身心俱疲,才導致照顧者殺人與虐老事件不停地重複上演……
超高齡化社會來臨,失智時鐘飛速運轉,您,為家人與自己,準備好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