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四六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制憲國民代表大會三讀通過《中華民國憲法》,由大會主席吳稚暉遞交給國民政府主席蔣中正,並咨請於一九四七年元旦公布,中華民國開啟憲政時期。原來訓政時期的國民政府就此改組成中華民國政府,並隨著中央遷台而在台閩地區獲得實施。行憲至今超過七十年,然而今天民進黨完全背離憲法的精神施政,際此行憲紀念之日,令國人備覺諷刺。
中華民國憲法的核心價值在於依據孫中山先生的理念,建設中華民國成為民有、民治、民享的民主共和國,依照五權分立的觀念治理國家,讓人民擁有民主制度、法制規範、自由與人權保障。一九四七年元旦,北平各機關舉辦新年團拜會,自由主義精神領袖胡適在會上發表講話,他表示:「此中華民國之憲法,乃世界上最合乎民主之憲法。」
在國民黨執政時期,由於戒嚴體制的限制,當時的黨外及其後的民進黨都曾經為了要實施這部憲法而努力奮鬥過,他們不僅要求取消戒嚴、裁撤警總、黨政軍退出校園,曾為爭取憲法中的言論自由、人身自由而不斷的抗爭、修法,終於讓台灣完成民主政治改革,走上政黨政治的道路。
曾幾何時,民進黨再度執政之後,連這個國家的國名都不要了,直接稱呼中華民國為「台灣」或「中華民國台灣」,而憲法所主張的中國統一也不為當道所接受,寧可偏居於海島一隅,以獨立建國為目標,完全背離憲法的基本主張。五權分立的原則被破壞,民進黨以立法院多數的優勢,全然主導所有的立法,包括已經通過的國安五法和總統下令要限期通過的《反滲透法》等等。
立法院甚至修改《考試院法》,大幅縮減考試委員的名額,甚至限縮考試委員的權限,把考試權納入行政權之下。而監察院自從蔡總統重新提名委員之後,完全沒有顧及黨派的比例原則,把監察院搞成一言堂,尤其起用陳師孟之後,更是直接約詢「辦綠不辦藍」法官,直接干預司法至目無法紀的地步。
司法院更因新提名的大法官全出自綠營,被認為是刻意為修憲、釋憲而安排,民進黨可以透過釋憲堂而皇之地將國家定位和國體重新解釋,不必再為高門檻修憲傷腦筋。這是最讓民眾擔心的一步。為了遂行其獨立建國的目標,已經逐步解構五權分立的原則,造就一黨獨大、一人獨裁的局面,無疑是在違憲、毀憲。
在行政機關的治理上,更是大喇喇地違背憲法精神,從行政院院長、副院長的任命,到各部會乃至國營事業、公營行庫人事,完全無視民意的取向而一意孤行;尤其任用敗選聯盟組閣,破壞整體文官體制。甚至修改《駐外外交領事人員任用條例》,隨意起用私人、任命外交官,無視於外交體系訓練人才的常規,無異於從根改變了整個外交體質;謝長廷的駐日和口譯哥的駐美就是顯例。官員不遵守行政中立更是司空見慣,蔡碧仲、陳吉仲就經常目無法紀。行憲七十餘年,近三年來重重違憲、毀憲之舉最令人憂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