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雲大師全集5金剛經講話】金剛經講話第二生佛平等無我度生分第二十六

星雲大師 |2019.12.21
3142觀看次
字級
轉輪聖王像/西元前1至2世紀/印度坦米爾納德邦清奈博物館 圖/世界佛教美術圖說大辭典提供

文/星雲大師

如果有人執取佛的色相,

以為見到如來真身;

就佛說法的音聲,想尋找如來。

此人因為心有住相的緣故,所行便是邪道,所以他是見不到如來法身實相的。

譯文

「須菩提!你認為如何?從三十二相可以認為就是觀見到如來真身嗎?」

須菩提自然知道佛陀這一問的深意,便從眾生立場所見作答:「是的,佛陀!可以從三十二相觀如來。」

佛陀接著須菩提的回答,一語道出「法身非相」的真理說:「須菩提!若從見三十二相,就以為是已觀見到如來真身,那麼同樣也具足三十二相的轉輪聖王,他也是如來了。」

須菩提心有領悟,立即回答:「佛陀!如我解悟佛陀您所說之義趣,是不可以從見三十二相,就以為已觀見到如來真身的。」

這時候,佛陀以偈頌說道:「如果有人執取佛的色相,以為見到如來真身;就佛說法的音聲,想尋找如來。此人因為心有住相的緣故,所行便是邪道,所以他是見不到如來法身實相的。」

原典

法身非相分第二十六①

「須菩提!於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觀如來不?」

須菩提言:「如是,如是!以三十二相觀如來。」

佛言:「須菩提!若以三十二相觀如來者,轉輪聖王②即是如來。」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我解佛所說義,不應以三十二相觀如來。」

爾時,世尊而說偈言:

「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

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

註釋

①本分旨在敘述如來法身遍滿法界,無一處不是如來的法身理體;既遍滿法界,即不能住相觀如來,所以說,如來法身非相。

②轉輪聖王:意即旋轉輪寶(相當於戰車)之王。王擁有輪、象、馬、珠、女、居士、主兵臣等七寶,具足長壽、無疾病、容貌出色、寶藏豐富等四德,統一須彌四洲,以正法御世,其國土豐饒,人民和樂,乃世間第一福德之人,與佛同具有莊嚴之三十二相。

講話

此分接續演繹前分「伏心離相」的義理,說明眼見心想的三十二相、落入有相執著,就不是佛的真身。於前文中,佛陀說明有為的佛相皆虛妄的道理,共有三處:

一、不可以身相見如來。(第五分)

二、不可以三十二相見如來。(第十三分)

三、如來不應以具足色身見,如來不應以具足諸相見。(第二十分)

本分又說道:「不應以三十二相觀如來。」見,是「眼見」;觀,是「心見」。雖然心目有別,但是都是取相執著,非真如法身也。謂法身非相,豈能以幻化不真的三十二相觀之呢?如果觀想的三十二相即佛的真身,那麼轉輪聖王同樣具足三十二福德相,不也就是如來了嗎?

此分佛陀更進一步,把心識所觀想的三十二相,掃蕩潔淨。不論眼目所見,心識念想,顯於內外之相,都是幻化生滅,與法身如來不相干!

一、觀三十二相非真。

二、聲色六塵是邪道。

三十二相非法身如來的真相,不過是佛陀於人間成佛,為了攝受眾生,因此示現人間最有福報的「轉輪聖王」三十二相,完成娑婆的應化事業。

一、觀三十二相非真

佛陀借聖王福德莊嚴的身,令眾生心生渴仰,厭離五濁色身,止惡行善,培福修慧,悟解自身亦具天冠瓔珞、百福相好的色身。佛陀一再破除我們六根塵緣的不實,降伏眼見心想的妄相,從妄心息,諸相滅,見自本來處。道川禪師頌曰:

泥塑木雕縑彩畫,堆青抹綠更粧金。

若言此是如來相,笑殺南無觀世音。

《大般涅槃經》:

「善男子!大慈大悲名為佛性。何以故?大慈大悲常隨菩薩,如影隨形。一切眾生必定當得大慈大悲,是故說言一切眾生悉有佛性。大慈大悲者名為佛性,佛性者名為如來。大喜大捨名為佛性。何以故?菩薩摩訶薩若不能捨二十五有,則不能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以諸眾生必當得故,是故說言一切眾生悉有佛性。大喜大捨者即是佛性,佛性者即是如來。」

大慈大悲、大喜大捨,如影相隨左右,只是吾人被浮塵緣影鉤牽,於聲色幻象流轉不已,不知心具清淨信根,有慈悲喜捨大神通,與諸佛如來等齊。

有一次道吾去京口,聽到夾山和僧人的問答。

僧人問:「什麼是法身?」

夾山說:「法身無相。」

又問:「什麼是法眼?」

夾山說:「法眼無瑕。」

道吾不覺失笑。夾山便請教道吾有何高見,請慈悲為他說破。

道吾說:「我不可對你說破,但你可以去華亭找船子和尚。」

夾山問:「這個人有什麼高妙處?」

道吾答道:「這個人上無片瓦,下無扎錐之地。」

夾山去華亭。船子一見他便問:「大德住什麼寺?」

夾山說:「是寺就不住,要住就不似。」

船子說:「不似,那似個什麼?」

夾山說:「不在眼前。」

船子問:「從哪兒可知道它?」

夾山說:「眼見耳聞不能知。」

船子和尚說:「鸚鵡學人話,永遠是個繫驢樁。」接著又說:「垂絲千尺,意在深潭,離鉤三寸,你怎麼不說?」

夾山剛要張口,就被船子和尚一槳打落水中。

夾山剛爬上船,船子又一把揪住他道:「說!說!」

夾山剛要開口,船子又打。夾山頓然有所省悟,於是點頭三下。

千尺絲綸直下垂,一波才動萬波隨;

夜靜水寒魚不食,滿船空載月明歸。

三十年來海上游,水清魚現不吞鉤;

釣竿斫盡重栽竹,不計功程得便休。

凡夫與諸佛的心念同樣有不可思議的大勢力,就像「一波才動萬波隨」,凡夫妄心造妄境,日夜如魚吞鉤,痛楚割截身心;諸佛真心如水清,不被鉤牽,如滿船月明。只有砍盡根塵緣影的釣竿,才能不再於千年萬劫的妄想海上飄零。

有一個僧人去向汾州石樓禪師請教說:「我還沒有認識我的本來面目,乞求您慈悲指點迷津。」

石樓禪師說:「石樓沒有耳朵。」

這僧人請罪說:「我知道我不對。」

石樓禪師就說:「老僧也有過錯。」

這僧人便問:「禪師!您有什麼過錯呢?」

石樓禪師說:「我的過錯就在於你不對。」

這僧人聽了便行禮,石樓禪師立即把他打走。

汾州石樓禪師有一次問一個僧人:「你從哪兒來?」

僧人答說:「我從漢國來。」

石樓禪師問:「漢國的主人重視佛法嗎?」

那僧人說:「幸好你是問到我,要是問別人,非惹禍不可。」

石樓禪師問:「為什麼呢?」

僧人答說:「連一個人都沒看見,哪裡還有什麼佛法可重視?」

石樓禪師問:「你受戒有多少年了?」

僧人答說:「已經三十年了。」

石樓禪師說:「答得好!還說連人都沒有看見!」

石樓禪師也一棒把他打出去。

石樓禪師沒有耳朵,因為本來面目非耳聞覺知所能及的。心地清淨,平等無染即持戒,而不是執著於三十年的戒相。石樓禪師一棒打死妄想念頭,就像《金剛經》分分破迷顯悟,字字截斷我們貪愛的眾流,要我們回歸鉛華洗盡的本來面目。世間上什麼東西最堅固呢?

一顆鑽石,勝過百粒珍珠。

一事立功,勝過百人推舉。

一步謹慎,勝過百城防備。

一念慈悲,勝過百年修為。

有為有相的,終究擋不住成住壞空的因緣法,唯有心念的清淨功德,勝過百年有求有得的福德。《金剛經》言空性妙理,是要吾人解黏去縛,脫透生死瀑流,不再似飛蛾撲火,蠅子投窗,妄心頓息,開發真心,所以在經文中,反復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細述信、解、行、證的修行歷程。

佛陀摒除應化身相、圓滿報身諸相,不是否定佛身萬德莊嚴的功德,而是要我們離眼目意識的執取,從心地用功夫,所謂「擒賊先擒王」,心王降伏,六賊魔軍自然潰敗。就像揚湯止沸,若不先熄掉火源,想要搧涼一鍋沸湯,徒然白費力氣而已。

從前有一個戲班子,因為國內發生了饑荒,他們只好帶著道具到國外另謀生計。中途必須經過一座山,傳說山中住有吃人的羅剎鬼。他們雖然拚命趕路,但是仍趕不到村落去投宿,只得在山中過夜。山上氣溫很冷,寒風刺骨,於是他們就生起火堆取暖,並且在火堆旁邊休息。

其中有一個人生病,禁不住寒冷,他就從道具箱中隨手拿了一件戲服穿上,而這件戲服碰巧是扮羅剎鬼穿的。他沒有覺察,就這樣坐在火旁取暖。半夜,有人從夢中醒來,不經意看到火堆旁坐著一個羅剎鬼,於是驚慌大叫,拔腿就跑。這樣一來,驚動了大家,一群人也盲目的跟著逃跑。

這時候,穿著羅剎鬼戲服的人,看見大家奔逃,以為發生了什麼事情,也拚命跟在大家後面跑。跑在前面的人,看到後面的羅剎鬼追上來了,更加恐怖,於是拚命狂奔,也不管荊棘或石頭,不管小河和溝壑,不顧一切的飛奔,弄得大家精疲力盡,並且遍體鱗傷。直到天亮,才發現後面追的人原來不是羅剎鬼,而是自己的同伴。

我們總是執著眼見為真,耳聞為實,卻不知凡夫六根門頭,幻影重重,因執幻相而造諸業,無由出離生死,殊為可悲!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