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青春我的歌】 雷氏父女的藝術人生

文/曹郁美 |2019.12.12
2649觀看次
字級

文/曹郁美

長久以來,我心目中的台灣歌壇被尊為創作才女有三人:陳綺貞、安溥(前名張懸)以及雷光夏。原因是她們有個共通點:具有文青氣質、離「流行」稍遠。

剛落幕的金馬獎頒獎典禮,雷光夏登台唱了得獎電影《返校》的主題曲──〈光明之日〉,頓時成了矚目焦點。今日本文便聚焦在雷光夏與她的父親雷驤身上,談談這對父女的藝術人生。

雷驤,一九三九年生,是一位才氣縱橫的文化人。有人形容:「他就像是一株巨大的創作藤蔓,纏繞在各個領域裡。」論寫作,他著有小說、散文、札記、圖文集等三十餘部,如《青春》、《文學漂鳥》、《雷驤極短篇》等,總字數約三百萬字。其中傅月庵為他編輯出版的《人間自若》一套三冊書畫集,甚受文學界欣賞。

雷老爹還是個畫家(他本就是美術科班出身),擅長速寫式的線條畫,恣意幾筆,那意像就出來了。有人以「平淡而遙遠,煥發有距離的溫度」來形容,雖然抽象,但也甚貼切。他的畫作質量俱佳,畫風很難一言道盡,直是「不可說」了。

雷驤還是個影像創作者,作品逼近三百部。與攝影名家張照堂、杜可風,共同製作拍攝的電視紀錄片《映象之旅》、《歲月中國》成為經典,另擔任《作家身影》系列導演,亦是重量之作。

很讓人懷疑,同樣是一天廿四小時,雷驤竟能悠遊於文字、繪畫、影像三領域,他是怎麼辦到的?也因此「得獎」是兵家常事,他得過報社文學獎、出版金鼎獎、插畫金爵獎、電視金鐘獎。像這樣既專業又廣泛的才能,應說罕見了。

他的女兒雷光夏則走上另外一條藝術之路:音樂。

雷光夏擅長作詞、作曲、編曲、製作電影配樂,一直是位小眾、非主流的音樂人。二十多年來她的名聲並沒有大噪,卻如涓滴細流一般,培養了大批粉絲。

她的歌聲並不完美,那麼為何令人著迷?那是因為她的創作充滿詩意,樂器又簡單,經常僅是鋼琴叮咚地陪襯,那種「詩」與「樂」的結合就足以教人聽了上癮。

就拿這首〈昨天晚上我夢見你〉來說吧,歌詞如下:「昨天晚上我夢見你/你沒有說話/你啟動你的唇/我嘗試著閱讀/夢卻被海水灌滿/我看得見你在流淚/可是淚在海水中/顯得不清楚/當浮力消退/故事/就降落成真實/越過河流/遇見荒野/你是否成為你想要的樣子/越過冬天/來到了海邊/聽你靜靜說/別醒來」。

她彷彿在對你說故事,不停地變換場景與畫面,但故事有點模糊、不真切,讓你捉摸不到。

正是這樣迷離的風格,從專輯出版到演唱會的展演,雷光夏得到「音樂詩人」的雅號;莫非這是承襲了父親雷驤的藝術細胞?

不久前,這位音樂詩人還在「金馬五六」(金馬獎今年是第五十六屆)中引起了高度關注,由她作詞、演唱,盧律銘作曲的〈光明之日〉得到「最佳原創電影歌曲」獎,這首歌是本年度創下最高票房紀錄的《返校》主題曲。

本片的原型是電玩遊戲,許多年輕人驚詫:七十餘年前竟有這麼一起事件發生在基隆?電玩或電影帶觀眾進入那有傷痕、有血淚、有驚悚的記憶中,逼你面對與直視。雷光夏的填寫的歌詞節錄如下:「關於記憶,誰能代替?雨滂沱,未停。書本裡,你的名字不存在,我卻無法忘了你。故事邊緣,腳步輕聲響起。走廊盡頭,世界分崩離析。握在手中的自由,如此輕盈。你把它留下,獨自奔向樹林,願你能看到,晴空已光明。」

雷光夏的得獎紀錄驚人,與父親比起來毫不遜色。她得過電影金馬獎、電視金鐘獎、音樂金曲獎之「三金」。她在金馬獎典禮舞台上唱著〈光明之日〉,背景打出青天白日滿地紅的國旗與國父遺像之投影,彷彿帶我們走回那個時代。

雷驤與雷光夏,父女共築了台灣的藝術世界,晶瑩剔透,照亮你我。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