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回合提到那些不務正業的兩腳哺乳動物,有些讀者就好奇憑啥人類(兩腳)站立就屬正常?我們每天都在直立行走,司空見慣,所以沒有把這些好處放在心上罷了。圖/Bob
上回合提到那些不務正業的兩腳哺乳動物,有些讀者就好奇憑啥人類(兩腳)站立就屬正常?我們每天都在直立行走,司空見慣,所以沒有把這些好處放在心上罷了。圖/Bob
文/史鈞
上回合提到那些不務正業的兩腳哺乳動物,有些讀者就好奇憑啥人類(兩腳)站立就屬正常?我們每天都在直立行走,司空見慣,所以沒有把這些好處放在心上罷了。如果有人能堅持用四肢爬行,不出幾天,就會對直立行走的好處刻骨銘心。那些對自己的身體總是自卑自怨的同學,我會建議他們重新設計自己的身體結構。當然,每一個設計都必須有充分的科學依據——沒有任何道理的超人不應該出現在設計方案中;太過滑稽不符合自然法則的設計也應該被及時剔除,那些三頭六臂的無厘頭形象都不可能在自然界中存活下去。
既然要有科學依據,在你動手設計之前,我們可以先提供一些簡單的建議,謹供參考,免得你把自己設計成只有在動畫中才能看到的怪物。很明顯,無論你準備怎樣設計,有一點是確定的:雙腿必須放在下面。而雙腿只是四肢的一半。另外兩條前肢又該如何安置呢。當然不能讓胳膊長在腿上,然後再用雙手托起軀幹,這種雜耍式的長法完全不合情理。就算你勇於嘗試,也很快會被自然淘汰。我們給出的專家建議是:對於自然界完全沒有的生長方法,最好不必再試。
再簡單不過的是,相對於雙腳,雙手明顯應該放在上面,因為很多事情需要雙手來完成,比如打字,比如吃飯,比如拿著手機讀書玩遊戲等等。對此我們應該可以達成一致意見。
現在輪到軀幹的安排。軀幹其實就是雙層真皮旅行箱,裡面裝滿了重要的身體零件,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把軀幹撐起來。這種苦力活當然只能靠兩條粗壯的大腿來完成。所以作為特立獨行的人類,我們必須把雙手騰出來,支撐軀幹的艱巨任務交給雙腿,這應該是最基本的框架結構。現在的問題是,兩肢胳膊應該長在什麼方向。一前一後的長法基本可以排除,因為沒有眼睛的指示,背後那肢手將面臨很多困難:明明要去摘一只蘋果,卻極有可能將手指送進了蛇的嘴裏。但是我們可不可以滿足一些反叛心理極強的年青人的好奇心,讓雙手一肢在上一肢在下呢?那樣有什麼不合適嗎?
雙手位置稍稍變動並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情,我們用手執行任務時並非必須左右對稱,基本的靈活性就可以完成大部分工作,甚至獨臂的殘疾人都可以自謀生路。之所以沒有出現上下手而全是左右手,與軀幹的設計信息總量有關。一個淺顯的道理,當設計一項極為覆雜的事物時,左右對稱的形式將省去一半設計信息。指導身體設計的信息全在基因裡,基因又全在細胞裡,細胞的容量當然有限,那並不是一只彈性極強的塑料皮包,所以,如何節省信息量就顯得非常重要。我們的身體之所以看上去左右對稱,正與信息量減半有關。(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