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機維修工程師顏逸碩介紹工作內容。圖/教育部青年署提供
【本報綜合報導】「要修就修最大的!」你是否想過飛機維修員一天的工作內容,常要爬油箱忍受悶臭,還要站在五層樓高處戰勝恐懼。教育部青年發展署推出「百工一日」系列影片,由各行業職人拍下職場日記,以三百六十度VR(虛擬實境)呈現,協助青年學子職涯發展、增加多元體驗機會。
網路節目「木曜4超玩」的「一日系列」廣受喜愛,主持人邰智源體驗各行各業,影片點閱次動輒百萬。事實上,青年署去年起推出的「百工一日—超牆職人」系列影片,有異曲同工之妙,邀職人拍攝影片、帶領觀眾體驗職業甘苦,特別的是以VR呈現,讓觀者身歷其境,目前已有十九支影片在YouTube網站公開。
飛機維修工程師顏逸碩是其中一支影片的主角,他家裡開修車廠,從小對拆解器械駕輕就熟,著迷於「把東西修好」。他服役期間接觸直升機維護保養,退伍後進修飛機維修學程,加入航空公司任職。
青年署以趣味性影片標題「要修就修最大的」吸引觀眾注意;顏逸碩在影片中帶大家參觀飛機外觀,體驗站在五層樓高的飛機垂直尾,更深入飛機內部,來到一般人不易接觸的輪艙、駕駛艙及貨艙,也介紹此職業必備條件、會遇到的困難等。
顏逸碩說,這項工作背負上百條人命,不能出差錯;修飛機靠體力,夏天酷熱,機翼空間陰暗狹小,維修時常要爬油箱,除了悶臭、炎熱,還得靈巧穿梭在機身中,靠火眼金睛找出問題,但看到修好的飛機重新起飛「真的很感動」。
青年署昨天介紹另一位影片主角,為國際知名的水下攝影師Yorko Summer,他在影片中帶觀眾潛入水下,體驗與海底生物近距離接觸。
Yorko Summer表示,同樣是「攝影師」,水下攝影難度更高,需要基本潛水能力,還要認識與洞察海底生物,必須具備敏銳觀察力、捕捉美好瞬間的耐心。他說,「海中各類生物就像一座藏書量驚人的海洋圖書館」,對有志從事水下攝影的青年,他建議先考取潛水執照,同時要了解攝影器材、累積拍攝經驗。
「百工一日」系列影片主題還包括電競選手SsQ如何訓練、配音員李勇如何變換聲音等,也直擊新農業達人吳季衡工作現場,讓觀眾了解「一隻豬媽媽一次可以餵幾隻小豬」。影片清單:https://reurl.cc/nnv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