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南北】日本青森弘前公園

文/張廷鋐 |2019.11.25
2625觀看次
字級
告示牌揭示弘前公園內的遺址,令到訪的旅人縱橫古今。圖/張廷鋐
櫻花樹隱身於紅橋,遙想櫻花季那花朵隨風飄逸的美感。圖/張廷鋐
巨樹、護城河、弘前城門為弘前主要地標。圖/張廷鋐

文/張廷鋐

日本青森的美,從卯時(早上五至七時)的豪邁陽光開始展現。揮別了前一天淺蟲花火的驚奇、三嶋神社的傳說、種差海岸的怪石、蕪島神社的靜謐,用過餐點的兩位台灣旅人拖著兩大箱行囊,準備前往下一個下塌地──弘前。

弘前,蘋果是這個城市最重要的產品,也因為是全日本蘋果產量最多的城市而聚集了許多人口,進而成為青森的第三大城市。來到了弘前站,以三、兩句日語於案內所(旅遊中心)得知可以搭乘「弘南巴士之土手町循環巴士」於市區內遊歷,循環巴士價格一樣親民,只需於每次下車時依公車整理卷付款日幣一百円。來到了弘前公園,以最簡便的行囊造訪,偌大的護城河是筆者對這個公園最深刻的印象。

環繞護城河一圈,穿梭於青翠的櫻花樹林間,只見偌大的櫻花樹應和著太陽彷彿發出閃閃的綠光,光線似乎指引著我們夫妻倆往弘前城三丸追手門前進。由城門進入弘前公園,亦步亦趨的步伐伴隨著碎石子與橡膠鞋底的摩擦聲響,好似與炎炎夏日的蟬鳴譜出一首無違和的奏鳴曲,曲子伴隨著我倆夫妻踏遍弘前內三丸、二丸的綠蔭,沿著小徑往弘前城本丸邁進,一時被「下乘橋」吸引,川流不息的是橋下的流水,卻很少瞧見遊客的蹤跡,只見穿著制服的高校生三三兩兩的步行,不時的向橋頭的老夫婦買冰,來自台灣的兩位旅人也一併解了一時的嘴饞,而樂天地在「下乘橋」上合影。

於西元十七世紀初落成的弘前城,部分建物完整保存至今,由第一代藩主津輕為信與第二代藩主津輕信枚規畫與建造的古城,如今已然成為東北地區保存最為完整的城堡群落(弘前公園),唯獨現存的三層建築天守閣並非十七世紀的原始建築。

天守閣的前身為五層建物,因遭逢雷擊而毀,毀壞的當下因故而沒有重建,直至十九世紀初,才由第九代藩主津輕寧親於弘前城本丸旁的建物改建成為三層天守閣;至今已有兩百多年歷史的天守閣已被規畫為「弘前城史料館」,更是日本登錄有案的國家指定歷史遺跡。天守閣曾於平成廿七年(二○一五)以特殊的工法遷移,而不被弘前城本丸旁崩塌的石牆毀壞;足見「無料」景點是很多旅人於旅程的所需,只是「有料」才能使景點有更寬裕的經費改善與維護環境。

今年蘭月(農曆七月)造訪弘前城,搭著城內的人力撐船於護城河遊歷櫻花樹林,隨著船夫唱著船歌應和著風聲,或許有人會想來得不是時候,未能親見風吹櫻花如雪片般落下的奇景;也是因為來得巧合,才能在一片靜謐當中,享受綠意盎然的美感,縱使沒有摩頂放踵的景觀、縱使少了很多攤販點綴、縱使這一切可能不是行家眼中人人稱羨的奇景,卻是讓來自台灣的兩位旅人可以藉此放慢腳步,恣意地享受眼前這一片不怎麼天然的悠閒時光,因而讓如同陀螺般快轉的心靈得以平靜。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