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雲真善美傳播獎委員會主任委員高希均(左)以及新加坡貿工部兼教育部高級政務部長徐芳達(右),頒發傑出貢獻獎給政大新聞系教授蘇蘅(中)。
圖/人間社記者莊美昭
【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曾任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主任委員、中華民國新聞評議委員等職的政治大學教授蘇蘅,長期關注當代媒體與社會互動,見證新聞界變化,熱心傳播媒體改革,在學界長期致力於傳播領域研究,更投身公共政策,為公眾領域作出重大貢獻,榮獲本屆星雲真善美傳播獎傑出貢獻獎。
蘇蘅小學階段就喜歡看新聞、關心時事,長大後對文字工作有興趣,主要是受已故父親蘇尚耀影響。蘇尚耀曾擔任《小學生》雜誌與國語日報「國語文教育」專欄主編。
蘇蘅現任政大新聞系教授、甫從傳播學院院長轉任校級單位國際合作事務處「國合長」,須時刻留意國際學術發展趨勢,肩負帶領政大與國際接軌重任,她直言「是很大的挑戰」。其實,她的挑戰,早在台大法律系畢業,進入媒體工作就已逐步展開。
她大學畢業就進入《聯合報》當編輯,一邊工作、一邊就讀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之後轉任記者,約三年後考取公費留學、赴美取得密西根州立大學傳播學系碩士,回台後攻讀政大新研所博士,一路「做中學,學中做」,總是以樂觀、無畏的精神,迎接職場生涯中的每一項挑戰。
蘇蘅得獎原因,也包括致力於媒體置入性行銷、假新聞等重大議題研究,並長期以專論發聾振聵。如在聯合報定期撰寫專欄文章,深刻分析批判媒體亂象,介紹國際最新最進步的觀點,提出建設性建議,引起重大回響。其傳承教育與推廣普及,實踐了傳播知識分子推動社會進步的使命,影響深遠,具重大貢獻。
身為新聞媒體與傳播學界的一份子,蘇蘅在不同階段扮演不同角色,雖歷經各種轉變,但愛新聞的「初心」不變。她表示認同星雲大師所說「我們沒有失望的權力,唯有媒體可以救台灣」,她強調,在亂象橫生和價值混淆的時代,更需要有原則的媒體,有能力講述每個現場,力行報導之實;唯有新聞工作者持續前行,才能為人們報導與守護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