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傑出貢獻獎得主之一,為新加坡報業控股有限公司華文媒體集團社長李慧玲(中)。圖/人間社記者莊美昭
【記者曹麗蕙新加坡報導】「做好一名記者前,要先把人做好。」新加坡報業控股有限公司華文媒體集團社長李慧玲,馳騁新聞傳播領域二十五年,對她來說,「做新聞不能離開對人的關懷」,多年來無論是擔任探視民情的記者,還是職掌晚報的總編輯、華文媒體集團社長,她都展現出對弱勢群體的深刻同理,對文化傳承的責任使命,並促進華人世界深度交流,因而在昨天獲頒星雲真善美傳播獎「傑出貢獻獎」。
「其實我從來就不想當記者,我本來想要教書。」李慧玲不諱言,自新加坡國立大學中文系畢業後,因家中經濟突陷困境,得知當年報社年終獎金豐厚,選擇進入《聯合早報》工作。她原本想當副刊記者,卻因緣際會先跑體育,後轉調政治組,以敏銳深刻觀察與溫婉堅定的筆鋒,發揮媒體對政府政策的影響力,六次以新聞特寫與評論獲得新加坡華文新聞年度大獎肯定。
她還外派至香港、北京,返回新加坡總部後,一手創建中國新聞組,密切關注大中華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與社會發展,進而轉任《聯合晚報》總編輯,將晚報帶往人本關懷的高度。
「早報讀者教育程度較高,但晚報是平民百姓的報紙。」李慧玲擔任總編輯,不僅親自家訪,赴報攤了解基層對報紙的需求,還善用報紙資源和網絡幫助弱勢,建立讀者與媒體互相信任的關係,「我希望《聯合晚報》是一份能帶來正能量的報紙,在他們生活碰到困難時,不要失去希望」。
三年前她升任新加坡報業控股華文媒體集團社長,統領新加坡最大媒體機構的華文媒體部門,她認為,星馬地區華文在當地並非最主流,華文媒體除了擔任傳播信息,也具傳承文化的重任,她更期許集團扮演促進華人世界匯聚交流的角色。
李慧玲堅守新聞人的情懷、立場,即使面對競爭,也不願旗下集團為銷售量而放大被報導者的痛苦。她直言「做記者不該悖離做人的原則」,做新聞更不該離開「對人的關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