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獎 衣國總理撫平傷痛

 |2019.10.12
1457觀看次
字級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諾貝爾和平獎十一日公布,由四十三歲衣索比亞總理阿邁德(Abiy Ahmed)獲得殊榮。挪威諾貝爾委員會指出,去年就任總理的阿邁德,上任後結束與鄰國厄利垂亞的多年敵對狀態,達成和平協議,並致力國際合作。除了阿邁德之外,此獎項也表彰致力於東非地區和平的其他相關工作者,他們將獲得九百萬瑞典克朗(約新台幣兩千八百三十萬元)的獎金。

厄利垂亞從一九六一年開始,打了近三十年獨立戰爭,才在一九九一年脫離衣索比亞獨立。但一九九八年雙方再度開戰,造成至少七萬人死亡,雖然戰事已在二○○○年結束,兩國關係仍是水火不容。

時隔二十年,衣索比亞總理阿邁德二○一八年四月上任時即明確表示,希望與厄立垂亞展開和談。去年七月,阿邁德與厄立垂亞總統伊薩亞斯(Isaias Afwerki)公開擁抱和解,撫平非洲之角多年戰爭的傷痛,首開兩國之間的友好交流。

阿邁德也主動向伊薩亞斯提出建立正常關係,包含重啟兩國電話熱線、開設往來兩國的航線、設立大使館、開放港口與邊境往來等創舉,兩人更密切合作,於九月簽署「和平協議」,為厄、衣兩國關係寫下歷史新頁。

厄衣水火不容 源自殖民時期

據報導,厄利垂亞與衣索比亞(Ethiopia)都位於非洲東北邊的非洲之角(Horn of Africa),兩國的歷史問題源自於殖民時期。一九三六年,義大利占領衣索比亞,把衣索比亞與已經占有的厄利垂亞、索馬利亞(Somalia)合稱為「義屬東非」(Italian East Africa)。

二戰過後,戰敗的義大利把義屬東非交由英國託管,而聯合國忽視厄利垂亞的獨立要求,讓厄利垂亞成為衣索比亞的一部份,但讓厄利垂亞享有地方自治權。一九六○年,厄利垂亞因尋求獨立,與衣索比亞關係緊張,一九九三年四月,厄利垂亞在聯合國監督下舉行獨立公投,高達百分之九十九點八三選民支持獨立,僅百分之零點一七反對,同年五月二十九日正式獨立建國。

不過厄利垂亞才建國五年,就因邊界問題與衣索比亞開戰,當時厄利垂亞軍隊進入位在邊境的爭議城鎮巴德梅(Badme),該鎮被衣索比亞畫入北部的提格雷州(Tigray Region),因此厄利垂亞軍方與提格雷州武裝分子和安全警察交火,此事隨即演變成正規戰爭。

爭議城鎮 曾交海牙法院裁決

直到二○○○年,聯合國、非洲聯盟(AU)前身組織「非洲統一組織」(OAU)和歐盟(EU)斡旋下,兩國簽署《阿爾及爾協議》,結束這場因領土爭議掀起的戰爭。根據非營利組織「國際危機組織」(ICG)統計,一九九八至二○○○年間的戰爭奪走七萬至十萬人民,而其他統計指出,這場打了兩年的戰爭造成三十萬人死亡。

這場戰爭的「元凶」巴德梅鎮也交由位於荷蘭海牙的常設仲裁法院(CPA)進行裁決,二○○二年結果出爐,裁定屬於厄利垂亞,但衣索比亞仍占據不歸還,使得二十年來,厄、衣關係水火不容。

但在阿邁德四月就任衣索比亞總理後,情況出現轉變,衣索比亞政府六月公布歸還巴德梅的計畫;阿邁德更首度對厄利垂亞進行國是訪問,為雙邊關係開啟歷史新頁。而諾貝爾委員會也表彰阿邁德以退為進的重要貢獻,藉無條件接受海牙常設仲裁法院二○○二年的裁判,換取兩國的和平。

去年的和平獎得主是剛果民主共和國醫師穆克維格和伊拉克婦權運動者娜迪婭.穆拉德,表彰他們援助在戰爭和衝突中遭遇性暴力的婦女。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