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一八年諾貝爾文學獎由波蘭女作家奧爾嘉.朵卡萩(Olga Tokarczuk)獲得殊榮。二○一九年文學獎頒給奧地利作家彼得.漢德克(Peter Handke,圖)。圖╱美聯社
二○一八年諾貝爾文學獎由波蘭女作家奧爾嘉.朵卡萩(Olga Tokarczuk,圖)獲得殊榮。二○一九年文學獎頒給奧地利作家彼得.漢德克(Peter Handke)。圖╱美聯社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瑞典學院(Swedish Academy)十日揭曉諾貝爾文學獎得主,今年一次公布二位得主。二○一八年文學獎是由波蘭女作家奧爾嘉.朵卡萩(Olga Tokarczuk)獲得殊榮;二○一九年文學獎則頒給奧地利作家彼得.漢德克(Peter Handke)。兩人均可獲得九百萬瑞典克朗獎金。
諾貝爾文學獎評審機構「瑞典學院」去年深陷性醜聞,因此去年暫停頒發此獎項。今年一次頒發給二位得主,瑞典學院代理常務秘書奧爾森日前表示,往年的諾貝爾文學獎「以男性為中心」、「以歐洲為中心」,今年有必要「擴大我們的視野」,沒想到今年的得獎名單違反其說法,兩位得主都是歐洲作家,但其中一位是女性。
瑞典學院表示,二○一九年諾貝爾文學獎則頒發給漢德克,表彰他「富有語言學才能的作品,探索了人類經歷的周邊及特殊性」。二○一八年諾貝爾文學獎頒發給朵卡萩,表彰她「在敘事想像上充滿百科全書般的熱情,代表著一種跨越邊界的生活方式」。
漢德克作品
台灣有譯本
一九四二年出生於奧地利的漢德克,是德語世界重量級作家,代表作包括劇本《冒犯觀眾》、小說《守門員對點球的焦慮》和維姆.文德斯電影《錯誤的舉動》、《柏林蒼穹下》。他曾於一九六八年獲霍普特曼獎,一九七三年獲畢希納獎和奧比獎,二○○九年獲卡夫卡獎。漢德克的《冒犯觀眾》、《自我控訴》和《大人與小孩》,經台灣翻譯家由英文轉譯成中文集結出版。
漢德克一九六六年出版了他的處女作《大黃蜂》,成名作則是一九六九年的《冒犯觀眾》(Publikumsbeschimpfung),這作品搭建在一場舞台劇場,但是演員並沒有演出自己的情節,反而一直對台下的觀眾不斷解構戲劇的內容,甚至與觀眾對話,混淆了演員與觀眾的界線,雖看似雜亂無章,卻在此間蹦發許多給讀者和觀眾思考的課題。自《冒犯觀眾》之後,有許多類似的舞台劇作,可說是創立了一種新的形式風格。
朵卡萩
原是心理治療師
朵卡萩是當代中最受人矚目,也是最暢銷的波蘭作家之一,以神話、民間傳說、史詩、與當代波蘭生活景致風格著稱。她曾在華沙大學受過心理學培訓,以《Bieguni》贏得二○○八年尼刻獎。
一九六二年出生,現年五十七歲的朵卡荻,原是一名心理治療師,相當喜歡榮格的心理分析,這些心理學也成為她創作文學的靈感,她於一九九三年以小說《書中人之旅》出道,內容帶有心理學、神話與奇幻色彩,立即成為波蘭的暢銷小說。
但是更上層樓的是她在一九九六年出版的第三本小說《原始與時間之謎》(Primeval and Other Times),以四位天使的角度來觀察波蘭的歷史,被稱為一九八九年以後波蘭新文學的典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