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吃的食物中,飽和脂肪(saturated fats)過高,很容易讓身體產生膽固醇,進而增加心臟病風險。圖/unsplash
編輯張睿杰/綜合報導
心臟病是全球健康頭號殺手,英國營養基金會最近發表一份新報告稱,無論你年齡多大,如果能做到「5種飲食習慣」,將有助於保護心臟免受心臟病和中風的威脅。
以下幾5大飲食習慣有助心臟健康:
1.多吃富含纖維食品
首先,確保吃充足的全穀物以及其他富含纖維的食品。因為這些食品對促進健康腸道細菌至關重要。健康腸道細菌有利於降低膽固醇水平。
高纖維食品包括蔬菜,但如果是根莖類蔬菜,比如土豆,最好保留土豆皮。 另外,還有豆子、食物種子類以及水果等。在選擇澱粉類碳水化合物時,要選擇全麥麵包、全麥早餐麥片、全麥麵食以及糙米等。
2.少吃飽和脂肪高的食物
如果你所吃的食物中,飽和脂肪(saturated fats)過高,很容易讓身體產生膽固醇,進而增加心臟病風險。奶酪、酸奶、動物性蛋白質、奶油、糕點、餅乾以及椰油都含有大量飽和脂肪。
在選擇食品時,可以考慮選擇那些不飽和脂肪(unsaturated fats)、單元不飽和脂肪((monounsaturated fats)以及多元不飽和脂肪(polyunsaturated fats) 含量高的食品來代替富含飽和脂肪的食品。
這些食品包括、堅果、種子等,這些食品可以代替高脂肪食品讓人不易產生饑餓感。它們有利於降低膽固醇,因而對心臟有益。
圖說:多吃堅果有助健康,堅果和種子類食物能增加維生素E。
圖/unsplash
3.少用鹽
高鹽飲食容易引起高血壓,高血壓則增加心臟病和中風風險。英國全民保健系統NHS的鹽推薦量為成人每日不超過6克,即一茶匙。
其實,人們可以用香料和其他調味品來給食品增味,不必老用鹽。如果你減少食品中的鹽量,你的味覺會在大約四周內做出調整適應。
在購買食品時,一定要檢查一下其含鹽量,因為許多食品本身已經含鹽,特別是那些成品和半成品以及調料等,本身已經含有足夠的鹽。
4.增加維生素和礦物質
人體需要一系列維生素和礦物質以維持健康。鈣,鎂和鉀等礦物質都可以預防高血壓,並減少心臟病以及其他風險。許多專家相信,我們大多數人可以通過健康、均衡飲食獲取人體所需的維生素和礦物質。
維生素和礦物質量來源每天至少吃5份水果和蔬菜,多吃堅果和種子類以增加維生素E,奶製品和全麥食品補充維生素B,香蕉、土豆和魚補充鉀,扁豆和全穀物補充鎂,奶製品和綠葉蔬菜中含鈣最高。
5.保持健康體重
如果你已經過胖,那就應該特別注意了。過於肥胖會增加心臟病風險,特別是腰圍過粗,必須要減肥。如果你體重超標,就要設法減少卡路里增加。
一般來說男性腰圍不應超過94公分,女性不要超過80公分,男性成年人每天卡路里攝入量大約應在2000左右,女性則為1500左右。每天應保持7~9小時睡眠,身體才能適當休息。
圖說:過於肥胖會增加心臟病風險,特別是腰圍過粗,必須要減肥。如果你體重超標,就要設法減少卡路里增加。圖/unsplash
資料來源:BBC中文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