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南北】 古時納涼處今為清幽境

文/洪少霖 |2019.09.16
1650觀看次
字級
位於中國大陸福建省南安市豐州金溪靠近雙溪口的地方,曾有一處古人納涼的天然石洞,崖壁上刻有「納涼處」三字,係清代武進士傅奏啟所題。在數百年的歲月裡,隨著金溪水位的上升,原本可容納數十人的納涼石洞,如今已被溪水淹沒,只遺留石刻在此見證歷史滄桑。圖/洪少霖

文/洪少霖

位於中國大陸福建省南安市豐州金溪靠近雙溪口的地方,曾有一處古人納涼的天然石洞,崖壁上刻有「納涼處」三字,係清代武進士傅奏啟所題。在數百年的歲月裡,隨著金溪水位的上升,原本可容納數十人的納涼石洞,如今已被溪水淹沒,只遺留石刻在此見證歷史滄桑。

據當地百姓介紹,附近有更多古代石刻目前被淹沒於水中。在古時,由於其處於海上絲綢之路的航道,曾經舟楫不絕。河道隨著歷史有所變遷,隨著淤泥的沉積,曾經可以航行至雙溪口的大船早已不可能再見。

據資料顯示,南安曾有兩百四十位古人中過進士,其中文進士兩百一十八位,武進士有二十二位;南安溪口村的傅奏啟,便是南安武進士之一。傅奏啟,號肅岩,他於雍正元年(西元一七二三年)得中武進士後,曾任「江南瓜州游擊」,為開閩傅氏始祖傅實的第二十六世孫,自小學習太祖拳,在軍營時,帶兵有方。告老還鄉後,在清代雍正年間與武德將軍戴時新、洪科捷一起主持修繕洪瀨文廟。

在當地百姓的口中,納涼處的位置,為「水龜紋」,溪水上漲時,需坐船才可看到那方石刻。溪水退卻時,經過當地「浦頭」自然村的「浦頭館」,在土路上行走約五百公尺後,在溪邊可見一處天然村民洗衣處。距離那洗衣處外約一百公尺,在偏僻處便可看到那方石刻,石刻周邊有數棵香蕉樹,連綿溪水、綠樹石刻掩映其間,顯得景色優美。與洗衣處的百姓相搭配,顯現一片古樸與生動的意境。

據納涼處對面的新羅自然村老人介紹,納涼處所在為突出的一塊大石,形似烏龜頭部,其唇部為花崗岩造就,龜頭下方有一天然洞穴,其北面有摩崖石刻「納涼處」三字;龜頭下方半壁處且伸出一塊小石,形似蛇頭。

舊時,河床低,溪水較為湍急,水經「龜蛇」前的江面常起漩渦,令泳者與船隻近時易出危險。然而,若在夏日,東南風從下游沖入此洞穴,龜頭周邊亦成清涼世界;如遇洪水,則令人驚心動魄。水位上升至蛇頭時,石龜就會發出洪亮呱呱直叫的濤聲,那種聲音一出現,意味著洪水已淹至古時新羅禪寺的位置與許多村民的家宅。

那時,石龜處江面即會愈來愈寬,平時的小漩渦即變成直徑近百公尺的大漩渦。渦內波浪滔天,從上游被洪水沖刷下來的物品、樹木,不論體積多大,一進入漩渦即會被捲入江中,一時不見蹤影,直至半個小時左右之後,才有可能從下游三百公尺外的水域浮出水面。此為古時該江一大奇景,而今因其上游修建了仙河燕內水庫,導致水面大多時候波濤平緩,從而此情形已不再出現。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