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貿易戰 台灣如何趨吉避凶?

李武忠(台北市/農漁經學者) |2019.09.06
1393觀看次
字級

美中貿易戰已經持續一年多,美中兩國相互加徵關稅涉及超過三千億美元的商品,近來雙方再度加碼較勁(第四輪),甚至可能擴及到其他領域(金融、國防、尖端科技、稀土金屬、醫藥),沒有中止的跡象,全球經濟也因而受到波及。

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分析,美中貿易戰將導致導致世界經濟增長放緩,目前世界貿易處於約九年半以來的最低水準,預估二○二○年的全球國內生產總值(GDP)下降百分之零點五。損失將達到約四千五百五十億美元。

國際間的貿易衝突,理應透過談判協商解決,成立世界貿易組織(WTO),就是為了調解國際貿易糾紛,輕啟戰端對雙方都會造成傷害。美中貿易戰,美方雖處於主攻的態勢,接連出招對中國大陸的經濟,確實造成若干影響,如去年中國大陸經濟成長率為百分之六點六,是二十七年來新低,預估今年更可能無法保六,許多大廠紛紛遷離中國大陸避險,失業率升高,可能進入停滯性通膨。

中國大陸正透過農產品供應企業的多樣化,來降低對美國農產品的依存度,中國大陸似乎準備進行長期對抗;同樣的美國本土經濟也遭受衝擊,不僅額外關稅造成成本增加,除部分由進口商自行吸收外,其他則轉嫁給美國消費者,導致消費力下滑外,天災人禍造成美國農民財政惡化,反彈聲浪愈來愈大,尤其美國公債殖利率曲線出現少見的倒掛(又稱「反轉」型態)情況,顯示美國未來經濟衰退的機會相當高。

今年美國全年GDP成長率可能低於百分之二,逼得川普總統揚言要調降利率及減稅來挽救經濟頹勢。為因應美中貿易衝突,中國大陸正積極尋求替代市場,並推動貿易多元化戰略。不僅透過「一帶一路」倡議,擴大對外的政經影響力,給美國帶來極大壓力;在經貿上也積極拉攏「東協十加六」 ,希望於年底前能達成協議成立「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而RCEP成員是我主要出口市場及投資地區,RCEP十六國占我國貿易總額及對外投資分別為百分之五十九及百分之六十五,一旦成局,恐將進一步壓縮台灣對外經貿空間。

美中貿易戰涉及政治、經濟、科技、國防、產業鏈重組等,對台灣經貿自然造成影響,至於是利大於弊,還是弊大利,各方解讀不同,與企業種類有很大的關係。

面對美中貿易衝突如何趨吉避凶、協助產業轉型升級,才是當前蔡政府需要嚴肅思考的課題,別只顧選舉。

李武忠(台北市/農漁經學者)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