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知道三ヽ四百年前台灣曾到處可見到梅花鹿?您知道墾丁水蛙窟草原上自由飛奔的梅花鹿群是如何來的?墾丁國家公園復育的台灣梅花鹿是不是正港的本土鹿?為何梅花鹿曾經鹿奔山野,卻一度絕跡山林?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二十二日將舉辦「逐鹿墾丁」環境教育活動,將引領遊客了解台灣梅花鹿的前世與今生。圖/墾管處提供
【本報屏東訊】您知道三ヽ四百年前台灣曾到處可見到梅花鹿?您知道墾丁水蛙窟草原上自由飛奔的梅花鹿群是如何來的?墾丁國家公園復育的台灣梅花鹿是不是正港的本土鹿?為何梅花鹿曾經鹿奔山野,卻一度絕跡山林?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二十二日將舉辦「逐鹿墾丁」環境教育活動,將引領遊客了解台灣梅花鹿的前世與今生。
墾管處解說教育課長馬協群說,三百多年前的台灣,平原及山麓地帶處處可見梅花鹿悠遊飛奔,早期台灣開發史中,狩獵梅花鹿為島上居民重要經濟活動,在荷蘭時期,更有年出口十餘萬張鹿皮的驚人紀錄,可以想像當年在台灣各地分布的盛況。
然而因過度獵捕與棲息地受人為開墾,梅花鹿野外族群量銳減,甚至絕跡山林,只剩下動物園展示個體與民間圈養的小族群。
他說,為使台灣梅花鹿能重返山林並建立野生族群,墾管處一九八四年成立後,開始執行台灣梅花鹿復育計畫,期間歷經準備期、放養期與野放期三個階段,歷經三十多年復育後,推估野外自然繁衍的台灣梅花鹿可能達一千五百隻以上,也成為遊客爭相尋蹤的焦點。
墾管處為讓民眾認識墾丁國家公園的梅花鹿復育工作,思考人與自然的互動關係,規畫寓教於樂活動引領民眾認識台灣梅花鹿的前世與今生,並有梅花鹿皮雕DIY,詳情可上網墾管處網站(https://www.ktnp.gov.tw/)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