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傳染病醫院 普外科醫生 馮秀嶺 每個生命都值得尊重 文/記者王爍 |2019.09.01 語音朗讀 2007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馮秀嶺在手術前穿上布製手術衣。圖/新華社 在河南省傳染病醫院手術室,馮秀嶺為一位愛滋病患者做手術。圖/新華社 在河南省傳染病醫院手術室,馮秀嶺(右)在手術後和醫護人員交流手術情況。圖/新華社 馮秀嶺(左)全副武裝為一位愛滋病患者做手術。圖/新華社在河南省傳染病醫院病房,馮秀嶺查看病人情況。圖/新華社 文/記者王爍 2002年,河南省傳染病醫院來了一位因輸血感染HIV的女病人。「當時,她身患直腸癌晚期,肚子脹得很大,非常痛苦。為她進行乙狀結腸造瘻手術可以有效減輕病人的痛苦。」馮秀嶺說,在外科,這算不上很難的手術。但因為身患愛滋病,這名病人已經被多家醫院拒收,這裡是她最後的希望。 每次手術之前,河南省傳染病醫院普外科醫生馮秀嶺的術前準備工作總是比他大多數的同行都要複雜一些。 一副手套,再加一副手套;一層布製分體洗手衣,外面套一層布製手術衣,最外面再加一層不透氣的一次性防護衣;此外,他還要戴腳套、穿膠靴,頭上還戴著頭盔,頭盔外面罩著一個面屏(面部防護工具)……之所以要穿戴得如此密不透風,是因為馮秀嶺的手術對象很特殊——他們都是愛滋病患者。為這些患者進行手術,相當於不斷地與攜有愛滋病毒的血液擦肩而過。作為河南首位為愛滋病患者做手術的外科醫生,這種擦肩而過,馮秀嶺經歷了整整十七年。 進行手術全副武裝 七月三十一日上午八點四十分左右,記者在經過醫院允許後,換上消毒過的布製分體洗手衣、口罩、帽子和拖鞋,跟著馮秀嶺醫生走進了河南省傳染病醫院第五手術間,今天在這裡進行手術的是一位五十歲患有乳腺疾病的愛滋病患者。 在術前準備時,馮秀嶺會戴上一個大大的頭盔,外面套上一次性面屏,身上還需要在布製分體洗手衣外再套上兩層手術衣。這一切準備,是為了避免給患者做手術時,濺出的血液接觸醫生的面部皮膚和器官。 上午九點左右,在馮秀嶺的指揮下,手術有條不紊地進行著。十點四十分左右,「手術很成功。」馮秀嶺邊說邊走出手術室,一層一層脫下手術的防護裝備,穿在最裡面的洗手衣已經被汗水浸溼,這樣「全副武裝」的手術,每周一、三、四、五馮秀嶺幾乎都要經歷。 大學畢業後,馮秀嶺就在河南省傳染病醫院工作,後來成為醫院新組建的綜合外科的一員。「那時候我們綜合外科主要的手術對象大部分是非感染患者。」馮秀嶺說,在工作初期,他從未想過未來某一天自己會在手術台上和愛滋病人近距離接觸。 「我至今仍清晰地記得自己第一次為愛滋病毒感染者做手術的經過,那是刻進腦子裡揮之不去的記憶。」二○○二年,河南省傳染病醫院來了一位因輸血感染HIV的女病人。「當時,她身患直腸癌晚期,肚子脹得很大,非常痛苦。為她進行乙狀結腸造瘻手術可以有效減輕病人的痛苦。」馮秀嶺說,在外科,這算不上很難的手術。但因為身患愛滋病,這名病人已經被多家醫院拒收,這裡是她最後的希望。 「二○○○年以前,大陸對愛滋病的了解不多,防護設備也不完善,醫生對於愛滋病的了解和普通大眾一樣多,我當時腦子裡第一個想法就是不願意做這台手術。」可是看到痛苦的病人,拒絕的話馮秀嶺卻始終說不出口。 最終,經過激烈的思想鬥爭,馮秀嶺還是決定為患者進行手術,回憶當時的情景,他清楚地記得,一個小時的手術,他一直處於高度緊張狀態。 這次手術後,馮秀嶺便成為河南省第一位為愛滋病患者做手術的醫生。截至目前馮秀嶺為愛滋病患者進行的手術已有三千多例。 嚴格避免職業感染 「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溼鞋。」馮秀嶺這麼形容他的職業,為愛滋病患者做手術,隨時可能面臨因各種原因而導致的感染。 每多做一台手術,就會多增加一分被感染的風險。這是馮秀嶺和他的同事都心知肚明的道理,所以每台手術前他和同事都會準備得更加「嚴格」。 在給愛滋病人手術過程中,為了最大程度減少風險,器械的傳遞也有別於綜合醫院進行的手術。「手術器械如果是醫護人員之間手手相傳,就有可能出現劃傷等意外。」在馮秀嶺的手術台上,手術器械先由助手放入金屬托盤,他再從托盤中取出。每次手術過程中,馮秀嶺都會反覆叮囑手術室裡的同事:「減慢手術速度,安全指數才能增加。」 儘管每次手術前的防護準備都很充分,馮秀嶺還是不可避免地遇到了職業暴露(指因職業而暴露在危險中,有可能損害健康或危及生命的情況)。一次,他在手術中不小心被針扎破了手。馮秀嶺回憶說,發生職業暴露後,他立即服用愛滋病的阻斷藥。需要連續服用二十八天的阻斷藥,副作用非常大,馮秀嶺接連出現了腹瀉、嘔吐、噁心等症狀,體重在短時間內驟降。 比起藥物對身體的折磨,更難忍受的是心理上的煎熬。「有問題,沒問題?」拿到檢測結果前的每一天,馮秀嶺都在不斷猜測著答案。回憶起吃阻斷藥後提心吊膽的日子,馮秀嶺也有了「撤退」的念頭。「放棄的想法也就是那一瞬間。」馮秀嶺笑稱自己是「好了傷疤忘了疼」。 經過技術發展和不斷的經驗積累,現在,針對愛滋病人的治療和風險防範,河南省傳染病醫院已經形成了一套規範的流程。在普外科,幾乎每一名醫護人員都遇到過職業暴露,但沒有出現一例感染的案例。 救治愛滋病患者責無旁貸 「工作嚴謹,精醫為民」是馮秀嶺從醫生涯的真實寫照,在他的世界裡,每個生命都值得尊重。隨著手術愈來愈成功,慕名而來的患者也隨之增多。馮秀嶺所在的普外科每年進行近八百台手術,其中大約三分之二的患者為愛滋病毒感染者,這些患者不僅來自河南省內,還有的來自中國大陸各地。 「有些地區的傳染病醫院還未開設完善的外科,因而一些外省的患者或經當地醫生介紹、或通過網絡了解到我們醫院,不遠千里來做手術。」長時間、高強度的手術不斷增多,馮秀嶺說:「病人把整個人交給你,你就要全心全意地對病人負責。」 充分實現醫者價值 從第一次為愛滋病患者的手術開始,十七年,三千多次手術,讓馮秀嶺對人體每一塊肌肉的收縮變化,每一條血管延伸擴張,每一束神經的交錯排布,無不嫻熟於心。「技術愈先進對於醫生的要求則更加嚴格。醫生需要緊跟技術的高速發展和要求,不斷強化自己的專業技能。」馮秀嶺說。 在馮秀嶺心中,自己既然做了醫生又在傳染病醫院選擇外科這個崗位,救治愛滋病患者就責無旁貸,選擇了這個職業,就選擇了奉獻。 「每當看見患者經過治療減輕病痛,逐漸恢復,重新步入社會,我心裡都特別高興,我覺得自己不光幫助了病人,更體現了作為醫生的價值。」馮秀嶺說。 前一篇文章 大陸眼科泰斗張效房 下一篇文章 山東 濟南魯台商貿公司董事長 陳世偉 因茶走遍大陸 熱門新聞 01【人間氣象】 致青春未遂2025.05.0202【何處不交朋友】可敬的朋友2025.05.05038 方法有效 對治胃食道逆流2025.05.0304歐洲佛教聯盟會議 維也納佛光山召開2025.05.0205【悅讀人生】柏林大合唱 千人齊祈福2025.05.0206助緬重建 佛光山、佛光會、星洲基金會再捐物資 2025.05.0307【深頁凝視】《小書店大繪集》手繪匠心獨具的書空間2025.05.0408【營養專欄】這些奶,你喝對了嗎?2025.05.0309PLG冠軍賽 領航猿 VS 勇士5月5日開打2025.05.0210亞洲佛青首爾聯誼 傳承人間佛教2025.05.02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哀傷研究者】李昀鋆與她的小眾研究【科學家】張瑤 冒險向大海討科研樣本【九○後女機長】張世晴 女孩也能征服廣闊天空【汽車滾裝船員】王紅娟 人生只有一次 不妨大膽一些【愛心媽媽】陳玉文 為偏鄉兒撐起愛的天空【公益網紅】馬俊河 在網路上揪團植樹治沙 作者其他文章大陸眼科泰斗張效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