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員發現,地球上有美國國土大小的面積可供種樹,這將對氣候變遷起到大幅度的良效。但也有學者認為,這樣的預期過於美好而不可行。
圖/資料照片
編譯陳律安
研究員發現,地球上有美國國土大小的面積可供種樹,這將對氣候變遷起到大幅度的良效。但也有學者認為,這樣的預期過於美好而不可行。
研究顯示,可供種樹的面積遠大於先前預估,將能降低大氣層中的二氧化碳達25%。該報告作者說,這是目前全世界最有效的氣候變遷解藥。不過其他研究員則認為,這份新報告太過美好,已經失真。
樹能吸收二氧化碳,向來是對抗全球升溫的寶貴武器。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委員會(IPCC)說,如果全世界希望在2050年前將升溫限制在1.5℃,必須多種10億公頃的樹。問題在於,全球能種多少顆樹難以準確估計。這份新報告不僅提出能種多少棵樹,並說明能夠種植在哪些地方,而此舉對溫室氣體排放又有何影響。
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的科學家透過「圖像解讀法」,檢視全球7.8萬座森林數據,並利用Google Earth的地圖軟體,開發出全球森林覆蓋預測模型。學者發現,扣掉現存的森林、農地及都市區,全球可供森林覆蓋的面積約9億公頃。
等到森林長成,將能吸收約2000億噸的二氧化碳,占人類自工業革命以來多排放二氧化碳的2/3,也占大氣中二氧化碳總量的1/4。該報告作者教授克勞瑟說:「我們的研究顯示,重建森林是當今最佳的氣候變遷解決方案,且提供確切的證據支撐投資。如果我們現在展開行動,將能把大氣層中的二氧化碳減少25%,回到近一世紀前的水準。」
研究員列舉可大規模重建森林的6個國家,俄羅斯可負擔1.1億公頃、美國可負擔1.03億公頃、加拿大可支應7800萬公頃、澳洲5800萬公頃、巴西5000萬公頃、中國大陸4000萬公頃。
研究員說,種樹的速度至關緊要,因為全世界持續暖化,熱帶可供種樹的區域將減少。
克勞瑟說,需要數十年森林才能長成,發揮減碳的潛力,且保護現存的森林、找尋其他氣候變遷解答、並持續降低運用化石燃料等努力皆十分重要。
前聯合國氣候變遷祕書長費蓋雷斯認可這項研究,「終於有權威的評估出現,在不損及食物生產及人類居住的前提下,衡量多大面積的土地可供植樹」,說這份報告是「政府與民間重要的藍圖」。費蓋雷斯推動了2015年各國簽署巴黎氣候協議,但不是所有人皆對這份新報告懷抱極大熱情。牛津大學教授艾倫說,重建樹木可能是最有效的策略之一,但距成為最佳氣候變遷解答還非常遙遠,比不上將化石燃料碳排放降至零。
本版與經濟日報〈酷科技〉周刊同步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