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文官還有制度嗎?

 |2019.08.28
2025觀看次
字級

國民黨立法院黨團日前舉行記者會,批評民進黨政府濫用公權力,把因貪汙罪遭判刑的扁朝前政務官,任命為兩家航太公司的董事長兼總經理,身兼四職;是拿公營事業的董、總肥缺酬庸自己人。這類政治任命不但違反公司治理,更損害經營效率,對不起基層員工與投資大眾。

國民黨立委所列舉的人事乖張現象,還有外交部任用的駐美國政治組長,竟毫無外交歷練,已遭監察院糾正;又列表點名在政府所轄國營事業及泛公股公司擔任要職的三十七人,不是前民意代表,就是落選者,或政治權貴的親友。這些拿官位當酬庸以遂行保衛政權的做法,既無視專業,也不顧國家永續發展,已嚴重破壞文官制度。

文官制度遭破壞非自今日始,陳水扁末段任期曾急封官,把未參選的前立委和落選立委,安插進文建會、體委會、客委會。當時輿論譏評阿扁最後內閣像卸任立委收容所,文官制度遭破壞殆盡。今年初蘇貞昌組閣被評為敗選復仇者聯盟,輸最多的人當院長,其他敗選者一同高升至中央任副院長、交通部長、選委會主委;可見扁朝做法後繼有人。

即使馬英九當選後曾力圖匡正,執政之初,有過競選團隊、民選縣市長、區域立委不入總統府與內閣的原則;但泛公股事業的位子仍大搬風,動作慢了,還遭黨內人士非議。可見台式民主,藉選舉謀前程已成風尚;即使縣市級選舉,常任文官也不乏獻金表忠心者,其意不外求官或保位。

台灣論者喜舉美國為例,指聯邦政府每屆政黨輪替,華府官場即大換血,一朝天子一朝臣,理所當然。但美國從上世紀初即有職位分類的文官制度,用科學方法劃分機關職位,再依據專業與職責輕重,分類考選、任用,藉不同的考核、升遷、敘薪指標,遂行有效管理。選舉年換的是上層政務官,骨幹文官仍會穩定執行工作。

台灣於一九五○年代引進職位分類法,改革文官制度;但改進步調遲緩,迄今仍落後民主先進國家。曾任四屆立委的呂學樟,長期加入立法院法制委員會,推動並主導通過政府組織改造四法案;最近眼看文官制度不進反退,將出書評議蔡政府擴張政務職等做法的不當。他引用英國法制,指柴契爾首相改造政府組織,明確區分文官為制定政策與執行政策兩大系統,前者負政治與管理責任,後者要求工作效能須達標,否則將遭淘汰。英政府經改造後,員額減、效能增,是成功範例。

近年來蔡政府調整規則,擴張政務職員額,偏離專業的破格任用,與輕慢考試取材原則,使人事親、私之風變熾。地方政府選才標準亦流於向個人效忠,重意識形態;不能配合行事者,迅遭調閒缺;機要主管職缺不夠封官時,就低階高就,工友當職員,清潔隊員亦可任祕書職;機關冗員多,人事支出有增無減。主事者每以公務員有鐵飯碗心態,不如親私輩好用;但親私當道,助長倖進之風與不平之氣。更可議的是,施政品質因親私抱團而褊狹,並升高貪腐風險。

台灣是民主化社會,需要完整與中立的文官體系支撐,以強化資源運用效率,避免因公務員介入政爭、黨政掛勾、利益輸送而致社會失序。改革與維護文官制度,是奠定政府運作的基礎,是當務之急,也是國計民生一等大事。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