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學部首】 血部

文/楊嘉敏 |2019.08.28
1761觀看次
字級

文/楊嘉敏

血,是生命之源,每個人身上都流著這重要的液體。

《說文解字》中說:「血祭所薦牲血也。从皿,一象血形。凡血之屬皆从血。」在古老時代,用腥紅色的低皿,歃血作銘。總結來說,「血」字是由一個容器和一滴血所組合而成。在古老的中國,重要的場合或事件中,都會用血來強調盟誓的莊嚴。

血,是高等動物體內脈管所含的紅色液體,從心臟流出,循環全身,有分配養分、輸送廢物等新陳代謝功能。血字常見的詞語很多,如捐血,是指捐出血液給需要的人。有血緣關係的,如血親,指有血統關係的親屬。赤誠、熱烈,如血性,則是指剛強好義的個性。

在與血字相關的詞語中,還有一些特別的意涵,如「碧血」原為碧色的血,後比喻為正義所流的血,如「碧血黃花」。「鐵血」用來形容剛強,不屈不撓的精神或意志,如「鐵血宰相」。另外與「熱血」一詞相反的「冷血」,則是比喻冷漠無情。

「血」字,其實是很立體的,表面上是液體,實質上是生命之源,但更深層來說,又可象徵一個人的特質,所以「血」字也是文字中具有「3D」立體的字喔!

注 釋:

皿:裝盛東西的器具。

歃血:古人結盟時,雙方口含牲血或用血塗在嘴邊,以表示誠信。

銘:一種儀式用器物或石碑上,來警惕自己或讚頌他人。

碧血黃花:清末廣州起義,林覺民等七十二位青年同時犧牲,將其遺骸合葬於廣州黃花岡,立碑紀念,後以「碧血黃花」形容黃花岡七十二烈士的壯烈犧牲精神。

鐵血宰相:西元一八六二年,普魯士新王威廉一世因國會反對擴軍,任命俾斯麥為宰相。俾斯麥認為要解決日耳曼統一的問題只有血和鐵,於是不顧國會反對,逕行加稅和擴軍,毅然推行他的鐵血政策,因此被稱為「鐵血宰相」。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