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讀鄉土】 老屋重建入鄉村

文/丹青 |2019.08.28
1410觀看次
字級
冬山老街彩繪巷弄。 圖/丹青
IBU廚房X冬瓜山書房。 圖/丹青

文/丹青

以老屋重建為主的「都市再生重建基地」(URS──Urban Regeneration Station)計畫,本來是以都市的老屋重新整修、再活化利用為主。實施快10年下來,許多廢棄或不再利用的老屋,的確蛻變成典雅的新屋,或經營餐飲、或引入藝文活動,像社區營造裡的一股活水。

這種概念,也被縣產業發展局學習、應用在鄉村了。像貢寮老街,將屋主不再使用的舊米店,改建成貢寮有機書店,經常舉辦藝文座談,並計畫辦理旅人客棧,希望為沉寂、老化的貢寮老街帶來一點活力。

貢寮老街的情況,同樣發生在宜蘭縣冬山鄉的冬山老街(俗稱冬瓜山老街),它雖是冬山鄉行政機關(如鄉公所、衛生所等)雲集的村落,但近年來,風采已被隔著鐵道,每年舉辦綠色博覽會的綠水方舟森林公園那邊的區域搶去,冬山鄉比較熱鬧的新興社區又遷移到廣興村或接近羅東的地方了。整個冬山老街遂逐漸沒落,社區人口外移到只剩800人,這其中,25%又是老人,因此,昔日店鋪林立,風華一時的老街,不僅沒有三峽、鶯歌、淡水老街的熱鬧,甚至於有日見凋零的感覺,不僅店鋪一家家關門,連廢棄老屋也逐漸增多。

冬山鄉公所,乃仿效URS的方式,鼓勵藝文或文創業者及學術界人士,提出老屋重建計畫,鄉公所媒合屋主租借成功後,每個月會補助租金5千元。今年果然有陽明大學研究所師生及冬山鄉的新住民合作提案,租下了冬山老街的一家老屋,以「老屋重建──IBU廚房X冬瓜山書房」的名義,重新整修這棟老屋,並經營書店和東南亞新住民風味餐飲;這也是冬山鄉第一家書店及新住民餐廳。

筆者去這家餐飲兼書店的冬山老街參觀時,正值下午三點,已沒供應主食,但仍有越南咖啡、印尼布丁等下午茶餐飲可點用,這些也頗具新住民飲食特色了。至於書店裡的書,由於有經營者之一的陽明大學研究所師生篩選贈書,也頗具水準;書不賣,但可在那裡閱讀或外借,降低了商業色彩。下午時刻,客人不多,倒是有父親帶著孩子在那裡點個飲料,順便在那裡寫功課呢!中年的父親說,他是新搬來冬山鄉的,有書店可去真好!

這棟重新整修的老屋二樓,還可舉辦閱讀、研習或演講等其他活動,總會吸引一些外地人來老街吧!尤其鄉公所也在老街巷弄,到處請藝術家來彩繪牆面,也幾乎成為年輕人愛來老街拍照的景點了。

「老屋重建──IBU廚房X冬瓜山書房」,希望讓冬山老街再度復活起來,書店和新住民料理,畢竟也是以前老街所沒有的店面,如果能吸引遊客,有了就業機會,年輕人或許也有回鄉就業、發展的機會。

所以,老屋重建,也從都市漸往鄉村發展了,而且,被寄託的期望更深了。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