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衛院科普日 破解滴血認親

 |2019.08.27
1727觀看次
字級
學生們藉由分離大小不一的保麗龍球與桌球,了解篩選疫苗原理。圖/羅真

「滴血認親」是古裝劇經典橋段,但在專家眼中卻毫無科學根據。專家解釋,血液裡沒有任何遺傳物質,唯有透過基因比對才能確認親子關係。

國家衛生研究院今天首度舉辦國家衛生研究院科普日,希望透過有趣的闖關遊戲,讓民眾近距離體驗科學奧祕,其中親子鑑定就是關卡之一。

國家衛生研究院研究助理林志熙表示,華人世界受血脈相傳等傳統觀念影響,認為血濃於水,因此出現「滴血認親」的古早親子鑑定法。實際上,血液裡沒有任何遺傳物質,不僅在科學上毫無根據,也有不少作弊方法,只要巧妙利用清水、油或等張溶液的物理作用,就能讓血液看似融合為一。

林志熙指出,若想確認親子關係,必須比對父母基因,現今技術最快一天內就能得到鑑定結果,準確率高達百分之九十九點九。

國家衛生研究院昨天先舉辦科普日活動預告記者會,將身體器官、細胞模型、DNA模型、疫苗抗原純化原理等道具統統帶至現場展示。

疫苗篩選 彈珠台做教具

國衛院感染症與疫苗研究所副研究員劉家齊拿出一籃大小不一的保麗龍球與桌球,象徵大小不同的分子,而進一步要純化,也就是篩選出製作疫苗所需使用的疫苗蛋白、淘汰非疫苗蛋白,以避免這些非疫苗蛋白打進人體造成發燒、過敏等毒性反應,則必須設計良好的分離工具,來精準篩出特定大小的分子。

劉家齊搬出一台像是彈珠台的坡道,坡道當中有一圈圈鐵釘圍成的圈圈。接著,一旁的高中學生將整籃保麗龍球與桌球由高處倒入坡道;順著地心引力往下流動的球體,較小的就卡進鐵釘圈圈、較大的就順利流到最底端被收集,如此便完成分離不同大小分子的任務。

國衛院院長梁賡義表示,本次活動設計豐富,舉例來說,「孳生源糾察隊」是透過趣味拼圖與VR實境模擬的方式,來認識登革熱病媒蚊的孳生環境;「愛心不斷電」透過實際體驗心臟跳動產生的電位變化,讓人認識醫療儀器的運作原理;「腸道爭霸戰」則使用不同形狀的空心麵,實際動手排列人體的腸道菌相。「達文西密碼與細胞知識王」帶民眾一窺人體最微小的世界,認識細胞的基本構造與核苷酸及氨基酸序列如何組成DNA;「從基因到精準醫療」則透過實際配對核苷酸,帶出DNA序列的組成與後續應用。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