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健保資料庫統計,台灣約有百分之二十到二十五人口患有程度不一的顳顎關節障礙症候群,可能有張口困難或偏斜,咀嚼時疼痛、發音障礙等生活困擾;萬芳醫院口腔顎面外科主治醫師姜厚任指出,顳顎關節障礙常是後天的心理壓力、不良習慣等因素造成,已是現代文明病,日常就應做好預防。
姜厚任表示,顳顎關節障礙發病原因有很多,除下顎關節曾受撞擊的突發外力因素外,其實最常見的是心理壓力過大或咬合不良、不良習慣如夜間磨牙、不自主牙齒緊咬、喜歡咀嚼硬的食物、長期頭頸部姿勢不良等造成。
姜厚任說,顳顎關節障礙好發於二十到四十歲青壯年,女性因荷爾蒙易影響骨關節占多數約七成;他每天看診二十到三十人次,超過半數都是顳顎關節障礙,其中不乏學生、白領主管階級、教師等高知識分子族群。
他說,顳顎障礙在治療上,初期會用非侵入性的保守治療為主,姜厚任也建議,民眾平常就應適時透過運動等方式紓壓,別讓心理壓力對口腔生理造成影響,平時進食也要注意平衡咀嚼別習慣單邊咀嚼,並盡量避免吃需要用力咀嚼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