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爾舊高架橋變身為空中花園步道。圖/資料照片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台灣人愛赴鄰近的日本、南韓旅遊,日、韓也花盡心思吸引觀光客。日本各級政府陸續開放原本禁入的基礎設施,例如埼玉縣地下排水系統,因設施壯觀,被譽為「地下神殿」,業管單位還用擴增實境(AR),讓民眾體驗洪水灌入的樣子。南韓將三鐵共構首爾車站旁的舊高架道路,改建成空中花園,吸引遊客邊漫步邊俯視首爾市景、居高臨下拍火車,成為鐵道迷聖地。
觀光局統計,今年一至六月台灣人前往海外目的地,以首站抵達地計算,前往日本二百四十九萬人次最高;赴南韓的有五十八萬人次排第四,僅次於前往大陸的兩百萬人次、香港的九十五萬人次。
國人愛遊日
看水壩成新選擇
《日本經濟新聞》報導,舊日本陸軍在東京灣建設的人工島「第二海堡」,被稱為「東邊的軍艦島」,過去長期禁止非相關人士入內,但從今年春天開始,已開放團體遊客登島觀光。
水壩等本來拒絕閒雜人士的設施,也打開大門歡迎遊客,希望幫助地區發展。岩手縣西和賀町的水壩湖「錦秋湖」,在水位偏低的七月下旬舉行活動,町政府在湖邊協助點燈,也提供遊客使用「漿板」,從湖面上觀看水壩,兩天活動吸引約五千人,逼近町內人口數。位於北海道札幌市南區的豐平峽水壩,每年也開放民眾到出水口旁,近距離目擊洩洪盛況,吸引很多「水壩迷」到場。
位於埼玉縣春日部市的「首都圈外郭放水路」,被暱稱為「地下神殿」,主要功用是防洪的地下排水系統,開放民眾進入參觀的地下巨大空間就是調壓水槽。業管單位花盡心思吸引民眾參觀,為讓遊客身歷其境感受洪水來時震撼的樣子,製作擴增實境App,讓民眾透過平板等裝置看到地下神殿被水灌入的樣子,且有多國語言解說。
日本國土交通省調查發現,「水壩觀光」、「地下水道觀光」等基礎設施觀光,知名度僅百分之十六。為了吸引外國觀光客造訪,並順路到周邊地區觀光住宿,國土交通省提出觀光客倍增計畫,希望二○二○年度旅客人次能比二○一七年度增加一倍。
南韓客運量最大的首爾車站,匯集火車、高鐵及捷運,一旁空中天橋長達一點七公里,原本是舊高架道路,二○一七年改建為空中花園,在平面道路設置多個入口,方便進出,吸引許多人到此俯視首爾市景。
空中追火車
還能賞首爾市容
空中花園種植兩萬株美麗花卉,也設置多種裝置藝術,還有五架以上露天鋼琴,許多人會心血來潮彈奏一曲。
空中花園其中一段特別適合「追火車」,可居高臨下拍火車、高鐵或各色各樣的捷運列車,該處有火車背板讓遊客拍照,還提供高鐵列車時間表,方便鐵道迷追火車。
空中花園晚上亮起各色燈光,顯得繽紛,也會配合各種節慶舉辦活動,成了當地人和觀光客近年新的愛好地點。
空中花園被設計方命名為「首爾路七○一七」,七○意味這座高架橋始建於一九七○年,一七意為改造後的高架橋聯通十七條人行道。如此獨一無二的設計是首爾市政府打造「步行城市」的一次大膽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