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心流泉集》新「縱囚」論︰更生VS.更死

◎林安梧 |2007.07.27
479觀看次
字級

最近由於政府的「德政」,不知誰以為是貞觀之治的唐太宗,竟演出了一齣「縱囚」劇碼。不意!就是有些不該被縱的囚犯急得想回籠,竟先做出了罪不容赦的壞事來,讓這新的縱囚劇先破了局。我想這連在宋代寫〈縱囚論〉的歐陽修都要感慨萬端,他若生於今日,對於「縱囚」一事,定會做出新的〈縱囚論〉這〈新縱囚論〉就不是原先的〈縱囚論〉而已了。

「囚可縱乎?不可縱也!囚可解乎?可解也!」

囚犯何以不可縱?因為縱放了囚犯,自也就傷害了良民百姓;不只傷了良民百姓,而且也傷了這被縱放出來的囚犯。這犯人還沒真正「更生」,一旦犯了案,又得回籠,甚至因殺人而被殺。你說︰原先欲其「更生」,反使之「更死」。 這「更死」就不只是「ㄍㄥ」死,不只是第一聲的「ㄍㄥ」而已,嚴重的是第四聲的「ㄍㄥ,ˋ」,「更」者,愈來愈嚴重也。陳水扁政府做如此之「德政」,其「德」何在?為了「得」選票,你可以如此「德」法,而如此「德」法,你竟可以「得」到選票,看來台灣的選舉是要檢討檢討。看倌且評評理︰這若是「德政」,則天下壞事亦皆德政矣!

這麼說來「囚」當然不可「縱」,但我要說「囚」雖不可「縱」,但「囚」卻可「解」。當「囚」之「罪」已「解」時,即若刑期未滿,亦可以「權宜而釋放之」,這「因其權宜而釋放之」就是「假釋」。 我以為這回被假釋出獄的犯人,確有更生者,自可以因此假釋而開啟一嶄新之生命也。但由於陳水扁政府之好大喜功,亂其得政,縱放了許多其「罪」未「解」之「囚犯」,你說︰其罪未解,何來更生?不能更生,當然「更生」就轉成了「更死」。這些「更死」者自也就傷到了那些真正的「更生」者,以後大家對於「更生」者,不會因懼怕其可能是「更死」者,而避之唯恐不及嗎?你說這縱囚「得」政,對於未來之「更生」者其改過遷善,歸回良民不是更為艱辛嗎?既然艱辛,或者不可能歸回,乾脆也就重操舊業,你說這社會的「黑勢力」不是會愈來愈多嗎?如此說來,不只更生者更死,社會也因之而更死,這不是一件可懼而可駭的大事嗎?

「囚可縱乎?不可縱也!囚可解乎?可解也!」

不可以任意縱放囚犯,但「囚」之「罪」已「解」時,可以「假釋」之;若囚之罪「未解」,這「假釋」就會變成了「釋假」,這成了奇特而詭異的弔詭。這麼一來,放犯人是放假的,不是放真的,因為不久又要將你抓回來,或者還沒抓回來,你已殺人而被殺,或者傷人而被傷,思之!思之!不但人間不安,鬼神亦難安矣!

須知:「以道蒞之,非其鬼不神,其神不傷人」;反之,「不以道蒞之,非其神不鬼,其鬼必傷人」。

這是說︰要是統治者能以「王道」蒞臨人間,不是那些鬼怪就不發威,而是說他們所發的威也不會傷人;反過來說,要是統治者不能以「王道」蒞臨人間,不是說神聖就不會鬼詐,一旦使起鬼詐來,連這神聖都會傷害了人。為政者,能不思之乎?能不思之乎?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