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明淨的陽光照臨水域,波瀾不驚,水平如鏡,水天距離拉得很近。湖岸邊三三兩兩的垂釣者,穿魚餌,撒餌料,甩竿拋線,動作嫺熟連貫,自在悠閒。接著便安頓下來,寂然無聲了。
靜能生風。我在不遠處毒辣的太陽下無遮無掩地觀看,似能感受到持竿人脈動而引起的竿頭微顫,就在那竿頭,生出不易覺察的溜溜風,涼涼的襲來。也許是由景及心、景心相接的緣故,那涼浸潤到心窩裡,似乎任何人造的消夏飲料都不及這般效果。
初始,我將目光聚焦於水面的浮子,漸漸地轉移到釣者的神情舉止上,心下在揣摩,那些是釣壇高手,那些是手生的「客串」者。打量的視野在漫不經心中寬泛起來,垂釣圖便融到湖光山色的大背景中了。可浮子一動,目光又陡然被拉回到初始的聚焦點上。但見釣者猛地起竿,竿、線、←,與腕默契著,在水天之間畫出一道耀眼的弧。這瞬間,無論←上有魚無魚,在觀感上絕對是畫下了粲然的印痕,釣者亦然,觀者亦然。讓人心情歡騰如雀的片刻,當然是有所獲,釣到『大傢夥』的場面。那時,水下水上,通過釣線表達著對應的緊張,魚、線、竿頻頻而動,釣者的手腕甚至腰肢、脖子,此刻配合著向後仰去,與一直前傾著身子盯著浮子的姿勢,形成極誇張的反差。再看那釣離水面的魚們,有點分量的總是搖頭擺尾地躥動,生成痛苦掙扎中的舞蹈;魚身鱗光晃眼,漾出舞之魅力的輝光。這欲求擺脫羈絆之舞,加大了釣者收線的難度,冥冥地總得經過似有似無的幾回合,才能微喘著搞定。這出水之舞,活脫脫地演繹出靜山靜水間潛藏的生趣與活力,使不經意的看點,生發出平中見奇的亮點來。
這力與智的較量,短暫得來不及讓人從容欣賞,卻被平展如鏡的湖面悄悄收錄了去。這湖畔的風景,也因水而生,因魚而活。乍看,叫人眼熱,讓人手癢;細看,能生涼意,能長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