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宣布八月一日起停發台灣自由行通行證,並將大幅限縮團客來台配額。陸客再次急凍,旅遊業者叫苦連天,哀嘆之餘,正應趁機調整商業模式提升服務品質,積極拓展其他客源,以免坐以待斃。
陸客來台觀光二○一五年達到高峰,創下四百一十八萬人次。蔡政府上任以來,兩岸關係陷入緊張,大陸逐步限縮陸客來台,過去三年來,陸客來台人次比高峰期分別減少六十七萬、一百四十五萬、一百四十九萬人次,逐年減少,直到韓國瑜當選高雄市長,陸客才稍回溫。
由於龐大的消費力,陸客成為中國官方控制的工具與籌碼。二○一七年,南韓因部署薩德系統,中國亦凍結陸客赴韓國旅遊。
這回大陸官方大動作,在台灣大選前凍結陸客來台,多家外媒分析,是為了影響台灣明年的總統大選。由於過去三年來,陸客來台人數逐年下降;中華經濟研究院預估,這次陸客急凍的衝擊不會比先前來得嚴重。
兩岸由於制度的不同,大陸人民出國旅行完全受到政府控制,人民無法自行選擇想去的地方,即使想到台灣旅遊,但官方不核准,就無法成行,令人遺憾。
自二○○三年起,中國開放陸客赴港自由行,導致大量陸客湧入香港,去年陸客赴港旅遊高達五千一百零三萬人次,占所有訪港旅客的七成八。由於香港腹地不大,陸客數量太大,占用大量公共資源,引發部分香港民眾反彈,留下負面印象。儘管陸客人潮帶來巨大錢潮,但如果因此使得旅遊品質下滑,也非民眾所樂見。
由於陸客不來,操之在對岸,國內旅遊業者與其怨天尤人,不如好好調整商業模式開拓新客源,擺脫以往低價惡性競爭,朝向高品質主題旅遊,開發生態、藝術之旅,讓更多國際旅客透過這些主題旅遊認識台灣自然與文化之美,也更加了解台灣在國際上的艱困處境,拉近兩岸民間的距離。
日本每三年舉行瀨戶內、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祭,邀請國際知名藝術家到日本偏鄉、離島旅居,進行藝術創作,在國際間掀起風潮。這些結合在地、國際元素的作品成功吸引歐美與東南亞觀光客不遠千里而來,每年有大批台灣民眾到日本參加藝術祭,也有年輕人深入日本偏鄉擔任義工,一方面學習日本,另方面體驗日本文化。每三年舉行的藝術祭為偏鄉離島帶來人潮,讓藝術家、觀光客、年輕人與當地爺爺奶奶交流,讓老人家露出難得的笑容。
陸客再次急凍,兩岸觀光交流可能回到十一年前原點,當時大陸尚未開放陸客來台,旅遊業者依然可以存活。從香港經驗來看,未來陸客若突然呈十倍速增加,如潮水般湧入,台灣旅遊業者有能力提供高品質服務,讓陸客深入體驗台灣的民主自由與多元文化嗎?不妨趁著陸客急凍時期,學習日本藝術祭的精神,深入經營偏鄉,發展生態文化旅遊,好好提升服務品質,並開拓新客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