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台灣美術館 視覺藝術呈現當代美術發展 文╱人間社記者李雪麗 |2019.07.22 語音朗讀 2587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座落於台中市西區的國立台灣美術館,前身是省立美術館,已有31年歷史。圖/人間社記者鄭榆耀「共時的星叢:風車詩社與跨界域藝術時代」,文學、美術、劇場、攝影、音樂、電影等不同藝術形式跨界展演。圖/人間社記者鄭楡耀攝〈雲擁〉圖/人間社記者鄭榆耀李光裕〈凝(Ⅰ)〉圖/國立台灣美術館提供 陳澄波〈淡水風景 〉圖/國立台灣美術館提供 陳澄波〈嘉義遊園地〉圖/國立台灣美術館提供林之助〈朝涼〉圖/國立台灣美術館提供周佑貞作品〈鯨落島〉獲一〇八全國美術展版畫類金牌獎。圖/人間社記者鄭榆耀李再鈐〈元〉圖/人間社記者鄭榆耀 文/人間社記者李雪麗 國美館典藏品 國立台灣美術館,位於台中市西區。前身是「台灣省立美術館」,於1988年開館,1999年精省後,改隸屬行政院文建會(今文化部),成為國內第一座國家級的美術館。 國美館典藏品約1500件,近期展出有「一○八年全國美術展」,展期2019/06/15~2019/09/15;「共時的星叢:風車詩社與跨界域藝術時代」,展期2019/06/29~2019/09/15。 館長—林志明 國立台北教育大學藝術與造形設計學系專任教授林志明,於2018年月10月接任為第8任館長,他是法國高等社會科學研究院文學藝術語言科學博士,主要研究影像、美學及法國當代思潮。著有《複多與張力:論攝影史與攝影肖像》及《古典時代瘋狂史:譯者導讀別冊》。 共時的星叢: 「風車詩社」與 跨界域藝術時代 由黃亞歷、孫松榮及巖谷國士共同策展,以日據時代1933年台灣南部成立的詩社為中心,打破線性時空,呈現文學、美術、劇場、攝影、音樂、電影等不同藝術形式跨界展演。原作、複製品、影音檔案、文件文獻等星羅棋布在展間相遇對話,結合影音效果、多媒體裝置,讓歷史的氛圍,幻化而重生。 一○八年全國美術展 「一○八年全國美術展」徵選活動,包含水墨、書法、篆刻、膠彩、油畫、水彩、版畫、雕塑、攝影、新媒體藝術及綜合媒材等11類,共徵得1129件作品。經初、複審後,各類別金、銀、銅牌獎各1名及入選若干名,共125件作品脫穎而出,並產生4位「免審查獎」得主。作品表現豐富多元,創作議題涵蓋社會議題、生態環境的反思、個人生命經驗的重構再現等,兼具美感與實驗性。 王慶臺〈雲擁〉 矗立於美術館入口旁的〈雲擁〉,渾圓的輪廓下,少了銅雕厚重冰冷的感覺,拉近與觀眾的距離,彎曲如雲朵的女孩造型,直立的髮辮似隨風飄動,使整體作品呈現輕快且純真的樣貌,同時兼具抽象和具象的雕塑語彙,藝術家將幽默的造型和個人化的語言融入其中,試圖傳達內心情感的訴求。 林之助〈朝涼〉 林之助(1917-2008)生於台中州豐原郡大雅庄。留學日本是影響其畫風形成的關鍵時期。1941年返台後,創作注入更多台灣本土的色彩,連續兩年獲台灣總督府美術展覽會特選第一名的總督賞,奠定在台灣畫壇的地位。〈朝涼〉描寫早晨出遊的印象,粉灰色調繪出朝霧迷濛中所見牽牛花葉子與花朵的深淺變化,表現清晨空氣清涼的氛圍,為其一生創作最具重要之經典作。 陳澄波〈淡水風景 〉、 〈嘉義遊園地〉 陳澄波(1895-1947),出生於嘉義,是第一位入選「帝展」的台灣油畫家,也是在台灣美術史上堅持反映生活現實、執著表現台灣風土之美的重要前輩畫家,他的生命歷程見證台灣歷史的變遷和異動,歷史的悲壯烙印,對台灣美術史具特殊意義。 〈淡水風景〉是其淡水系列中最具代表性的件品,以俯視遠望的視角,描繪淡水城繁華的景貌,再以繁密紅磚建築與曲折巷道為主景,隱藏著一種有機的秩序和紛雜中的穩定。 〈嘉義遊園地〉則是諸多描繪「嘉義公園」畫作最代表性且尺幅最大的經典之作。畫中以一棵池邊老樹為主軸,在陳澄波的繪畫中,「樹」的描繪一直是他呈現的重要焦點,此巨樹的枝幹自中心向外曲折延伸,讓廣大的空間感得以顯現,且有繁茂與旋轉躍動的生命力表現。 李光裕〈凝(Ⅰ)〉 〈凝(Ⅰ)〉是藝術家李光裕典型的代表作品,蘊含濃厚的宗教底蘊,置放於國美館正門右側牆面的挖空處,抬頭可見神情安然的佛首,斜靠在線條婉約圓潤的手掌上,任憑藍天白雲在穿透的背景流動變換,在喧鬧的戶外空間凝聚出靜謐安寧之氛圍,成為國美館最醒目的入口意象。 林玉山〈蓮池〉 林玉山(1907-2004)生於嘉義。作畫強調師法自然,重視寫生,認為藝術應取自日常生活中的經驗,作品沉潛著內斂的思維,呈現台灣多元文化交融的性格。〈蓮池〉以嘉義市北郊牛斗山的大蓮池為描寫對象,捕捉曙光乍現時金色蓮池最美時刻,表現出西方寫實觀念,又具東方繪畫特色與台灣風土色彩,可視為中國重彩丹青在20世紀台灣的復興。是個人也是台灣美術史上的經典作。 李再鈐〈元〉 在草地上的大紅雕塑〈元〉,很容易吸引目光,讓人無法忽視它的存在。其意為物質之原,造形之始。以長方體為基本單位,再經過連續而規律的變化組合,造形簡潔流暢,不拖泥帶水。空間的流動效應與線、面、體的嚴整秩序,構成虛實互補、輕重平衡的立體造形,挺直的線條與平整的表面,加上大紅顏色,建構出剛強、熱誠、樂觀與希望的意涵。 前一篇文章 呂美麗精雕藝術館 落實生活藝術 呈現人間真善美 下一篇文章 台南左鎮化石園區 化石原鄉 打造古生物樂園 熱門新聞 01【詩】海天合抱的課題2025.04.2902傳證長老圓寂 弘法度眾利群生2025.04.3003全台桐花盛宴 追逐五月雪2025.04.2804【遊藝筆記】又見春光到楝花2025.04.2905【閃文集】獨立與愛情的象徵2025.04.2906退休之後2025.05.0107北海道場首屆三皈五戒 佛子滿法喜2025.04.2808清德寺熱心公益 南投縣府感謝佛光山 2025.04.2809紐約佛教聯合會浴佛 佛光人共襄盛舉2025.04.3010新馬寺慶佛誕 2萬人誓行三好2025.05.01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桃園‧大溪 山環水繞景如畫 流連忘返碧波間新竹縣.關西鎮 地形貌似彩鳳飛 風景秀麗美里庄 作者其他文章 毓繡美術館 當代寫實藝術 隱身山林美學 大樹中元壇 轎前鼓壯觀打面宋江 傳承文化資產台灣現代音樂鈴博物館 製作悠揚美聲 尋找滾動音符